后面还跟了个表情包,一只熊猫瘫在沙发上,配字是“本懒王授权开战”。



陆砚之瞥了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下,随即切回文档,继续删改最后一段。



不能只骂人,还得立住立场。他说的不是“反韩”,而是“反霸权”。不是情绪宣泄,是规则重审。所以结尾他特意加了一句:“我们不要跪着的合作,也不要打着合作旗号的驯化。我们要的是平视对话的资格——哪怕对方听不懂,也得先学会闭嘴。”



敲完回车,他深吸一口气,把整篇文章打包,设置定时群发。



时间定在六点整。



正好是韩国人睁眼刷手机的点。



他靠回椅背,金丝眼镜映着屏幕冷光,像两片结了霜的湖面。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方,迟迟没按下去。



不是犹豫,是在等。



等一个信号。



三分钟后,小唐再次发来消息:“监测到韩方公关团队开始联系国内头部娱乐号,疑似准备投放软文洗白,关键词包括‘沟通误会’‘艺术自由’‘顾晚舟耍大牌’。”



陆砚之笑了。



来了。



对方果然要反扑,而且手段老套——先淡化矛盾,再倒打一耙。



这种套路他见多了。当年母亲被网暴时,那些黑稿也是这么写的:“当事人情绪激动”“公众人物应有容忍度”“不过是玩笑话”。



现在换了个剧本,还是同一群人,在干同一件事。



他不再迟疑,指尖落下,按下“确认发送”。



文章如箭离弦,瞬间飞向各大平台。



公众号、知乎、豆瓣、B站专栏,连带着韩语版直发Naver博客和DC Inside论坛。配套的短视频脚本也同步推给几个敢说话的自媒体,标题都给他想好了:《他们说我们该听话》《你以为这是合作?其实是服从训练》《顾晚舟没说的那部分真相》。



做完这一切,他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苦得直皱眉。



但眼睛亮着。



他知道,这一波不会再是简单的热搜大战了。这是用学术逻辑包装大众愤怒,用文化传播理论打一场舆论歼灭战。



不是吵架,是审判。



而他和顾晚舟,一个在书房执笔,一个在保姆车里装睡,配合得天衣无缝。



几分钟后,陈墨发来消息:“你这哪是写文章,简直是编教材。我都想拿去当课件了。”



陆砚之回了个“嗯”。



然后补充一句:“下次讲座标题就叫《如何用一篇长文搞垮一家韩娱公司》。”



陈墨秒回:“讲义我都准备好了,就差个被告席。”



两人聊完,陆砚之切回后台,刷新数据监控页面。



中文平台这边,#中国演员就该听话# 已经冲进热搜前三,且上升曲线陡得吓人。微博评论区清一色“谁给他们的脸”,抖音相关剪辑视频播放量破千万。



更关键的是,韩网也开始有反应了。



几个小型论坛出现讨论帖,标题写着“中方真的会这么解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精神紧绷的快龙并收藏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