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市古河道的晨光带着湿润的水汽,洒在刚修复的青石台阶上。周雨桐蹲在河边,白大褂的下摆沾了些晶莹的水珠,她手里的便携式检测仪屏幕上,“孢子活性 0.1mg/m3” 的绿色提示稳稳亮着,与脚下潺潺流动的河水相映。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蹲在岸边,用树枝拨弄着水里的小鱼 —— 这是危机解除后,古河道第一次恢复这样的生机。



“李婶的复查数据出来了。” 小林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轻松的笑意,“神经频率稳定在 76Hz,之前的‘蓝色水流’幻觉再也没出现过,她还说要给咱们送刚蒸的包子呢。” 周雨桐嘴角弯起,指尖划过检测仪上的生态数据曲线 —— 古河道的水质透明度从危机时的 0.5 米,恢复到了 1.2 米,水底的水草已经开始发芽,偶尔能看到银色的小鱼穿梭其间。“让她别麻烦,等我们忙完老城区的排查,就去临溪镇看她。” 她对着对讲机回复,目光转向不远处的地窖入口,柳清月正蹲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线装手记。



柳清月的指尖轻轻拂过手记封面,上面没有书名,只刻着一个细小的古琴纹路,与青铜音叉的图案一模一样。这是昨天在地窖激活点的砖缝里发现的,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覆盖,若不是音叉的 “嗡鸣” 引着她去摸索,恐怕还要再藏不知多久。“祖父的字迹。” 她轻声念出第一页的内容,“地月共振非终点,第三平衡枢纽藏于‘文脉之地’,需以琴韵启,以医心护,以生态养。”



“文脉之地?” 周雨桐走过去,凑到手记旁,纸页上还夹着一片干枯的艾草 —— 和她病历本里夹着的那片一模一样,“会不会是非遗中心?那里保存着最多的文化遗产,也算‘文脉之地’。” 柳清月点头,快速翻到手记的中间页,上面画着一张简易的地图,标注着 “非遗中心古琴馆地下” 的位置,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数字库为钥,可通文明暗码最终章。”



就在这时,上官宇的平板突然发出 “叮” 的提示音,他快步走过来,屏幕上的红色信号点正围绕非遗中心缓慢移动:“境外势力的残留信号!虽然很弱,但能确定来源就在非遗中心附近!” 他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非遗中心的结构图,“古琴馆地下有个隐秘的数字库,保存着所有非遗的数字化档案,包括清月你之前修复的古琴谱!”



马超抱着植物样本箱走过来,透明箱体里的叶片在晨光下泛着淡蓝微光,这是用月球带回的原始孢子培育的新植株,能快速吸附空气中的微量孢子。“我刚检测了古河道的水样,发现里面有极少量的孢子残留,虽然不影响安全,但说明还有漏网的原液罐。” 他指着样本箱里的叶片,“这些植株能作为‘生态预警器’,只要附近有孢子,叶片就会变蓝,我们可以把它们种在非遗中心周围,提前预警。”



孙蕊和陈默扛着电磁监测仪走过来,仪器屏幕上的数值平稳,没有异常波动。“湿地的东方白鹳又多了五只雏鸟!” 孙蕊的脸上满是笑意,迷彩服的裤脚还沾着湿地的泥土,“孙叔说,这是近五年候鸟数量最多的一次,连多年没见过的白鹭都回来了。” 陈默补充道:“老城区的废弃管道我们也排查完了,没有发现原液罐,但西街的那口老井,水质还需要再监测一周,确保没有残留。”



周雨桐掏出手机,调出方舟系统的民生板块,上面显示着新海市各区域的 “平衡指数”—— 医疗、文化、生态三项指标都稳定在 90 分以上,这是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分。“但不能掉以轻心。” 她指着非遗中心的方向,“祖父的手记提到‘第三平衡枢纽’,境外势力又在那里有信号,说明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孢子,还有我们的文化数据。” 她转头对众人说,“孙蕊、陈默,你们去非遗中心外围布置‘生态预警器’,用马超的植株;清月,你跟我去古琴馆,看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少火生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火生气并收藏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