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镇老街的清月古琴工作室,木门上挂着块新雕的 “公益课” 木牌,纹路里还浸着淡淡的木蜡油香 —— 是陈默昨天花了一下午打磨的,他说 “给孩子用的东西,得摸起来不扎手”。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青石板路,就有十几个孩子背着帆布小包跑来,鞋底沾着露水,踩在石板上发出 “哒哒” 的轻响。他们手里攥着从方舟系统打印的简易古琴谱,有的纸页边缘沾着豆浆渍,有的被反复折叠得发毛,却都紧紧捏在手里,像是握着宝贝。



周雨桐蹲在门口整理备用琴弦,见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伸手要摸墙上挂的七弦古琴,赶紧凑过去扶住她的胳膊,轻声说:“要轻轻碰琴身哦,像跟枝头歇脚的小鸟打招呼一样,太用力会吓着它的。”



小女孩叫朵朵,眨着圆眼睛问:“姐姐,这琴上的花纹是画画玩的吗?我妈妈也在我衣服上绣过这样的线。”



柳清月握着青铜音叉走过来,叉身的水脉纹在晨光里泛着微光。她轻轻敲击音叉,380Hz 的定孢频率在房间里散开,窗台上的绿萝叶子竟微微舒展,叶尖还沾着的晨露轻轻晃动。



“这是‘水脉纹’,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治水时留下的符号。” 她蹲下来,让朵朵摸了摸音叉的纹路,“我们今天要学的曲子,就藏着这些纹路的秘密哦。”



“我们分两组活动好不好?” 周雨桐拍了拍手,吸引孩子们围过来,“一组跟清月老师学古琴基础,认识琴弦和简单的音符;一组跟马超老师去湿地当‘生态小卫士’,看东方白鹳,测水质。想选哪组,就站到对应老师身后。”



孩子们立刻热闹起来,朵朵拉着同桌的手喊:“我要去湿地!昨天妈妈说,湿地的白鹳妈妈孵出小宝宝了!” 还有几个孩子盯着柳清月手里的音叉,小声议论 “那个叉子会发光,肯定很好玩”,慢慢挪到了柳清月身后。



马超背着银灰色的监测设备从外面走进来,肩带还沾着点草屑。身后跟着孙蕊,她手里的竹篮里装着儿童款望远镜和东方白鹳的羽毛样本,羽毛是上周在湿地捡的,已经做过消毒处理。“生态小卫士要带好装备哦。”



孙蕊给每个孩子发了个挂脖式望远镜,又拿出放大镜,“要是看到带蓝色细纹的羽毛,一定要告诉老师,那可能是孢子留下的痕迹,咱们得帮小鸟检查健康。”



湿地的观测站旁,芦苇刚没过孩子的膝盖,风一吹就发出 “沙沙” 的响,像是在说话。孙蕊调整好望远镜焦距,递给朵朵:“你看那边的芦苇丛,有个棕色的大鸟巢,白鹳妈妈正趴在里面孵蛋呢,仔细看还能看到它的脑袋动哦。”



朵朵凑近望远镜看了几秒,突然兴奋地跳起来,拉着旁边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喊:“浩浩快来看!我看到小鹳鸟的脑袋了!有两只!它们在啄妈妈的羽毛!”



浩浩赶紧接过望远镜,其他孩子也围着轮流看,小声的欢呼在湿地里散开,惊飞了几只停在芦苇上的麻雀。



马超打开便携式检测仪,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绿色的光。他让每个孩子都伸出小手,轻轻握住探头:“这个屏幕上的数字,就是水里的孢子浓度,现在显示 0.1mg/m3,是安全的。要是超过 0.3mg/m3,它就会亮红灯报警,像小朋友生病发烧会脸红一样。”



浩浩指着远处的监测塔,塔身上还装着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着光:“马老师,那个高高的塔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跟电视塔一样,能放动画片?”



马超忍不住笑了,指着塔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那是生态监测塔,里面装了很多‘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少火生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火生气并收藏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