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帝之后啊,呵。”



刘据失笑出声。



孝景帝共一十四子。



栗姬所生长子、废太子、临江闵王刘荣,次子河间献王刘德,三子临江哀王刘阏于。



程姬所生四子鲁恭王刘余,五子江都易王刘非,以及八子胶西王刘端。



唐姬所生六子长沙定王刘发。



贾夫人所生七子赵王刘彭祖和九子中山王刘胜。



王太后生皇十子刘彻。



王皃姁生十一子广川惠王刘越,十二子胶东王刘寄,十三子清河哀王刘乘,十四子常山王刘舜。



栗姬虽是大汉神医,但三个儿子德性其实都过得去,刘荣之废,在于其母,在于孝景帝想解决栗氏外戚,属于无辜,刘德一生好古修学,以治国为念,刘阏与无子早逝,也没有为非作歹,作恶多端。



再看看其他夫人、姬妾所生的,包括那位皇十子在内,哪个不是穷奢极欲,恶行累累。



刘据想着父辈们,除了摇头还是摇头,父皇迟迟不愿意体面,赵王呢,为了虚无缥缈的爻辞,竟要与匈奴勾结,放代地于异族之手,置汉家千秋于不顾。



重建两族和亲关系?



堂堂大汉赵王,不但耻辱,而且罔顾十数年来将士们的流血牺牲和无尽财力的付出,这能是人啊。



“十二万匈奴精骑南下。”



刘据同样认为匈奴单于伊稚斜的魄力不够,面对改变族运的机会,连放手一搏的勇气都没有,难怪匈奴一代弱过一代,连族中贵族的不满都压不住。



但是,中行法对刘彭祖的述说,依然有所隐瞒。



汉奸叛逃匈奴后提出的种种变革,的确引发了匈奴上层贵族的强烈不满,但导致伊稚斜对匈奴掌控不足的原因,却不止这个。



军臣单于晚年,大汉转守为攻,战场从大汉边郡正式移到匈奴境内,匈奴渐趋衰弱。



军臣单于立其子於单为太子,但在军臣死后,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起兵攻太子於单,胜而为单于。



在头曼至军臣的百多年中,匈奴单于的位置,都是父子相传,没有兄终弟及现象,可以说渐成匈奴定制。



军臣之子於单已立为匈奴太子,是军臣的继承人,伊稚斜的自立以及反攻,其实是一种反叛行为。



为了争立,伊稚斜和於单掀起了匈奴内战,虽说最终以伊稚斜的胜利,於单被赶到右翼告终,但内战的损失、族群的进一步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张骞与胡妻及堂邑父正是趁着匈奴单于大战才跑回的大汉。



貌合神离的右翼,腹诽心谤的贵族,伊稚斜这个单于能做到这个地步,只能说在水准之上,再多的魄力,却没有了。



“密告大将军卫青,准备个能装进十二万人的‘口袋’,务必毕其功于一役。”刘据望着张汤说道。



卫青、程不识靠着夜行军,日休息的方法,已经秘密携十万大军进入代地,为了不重现“马邑之败”,除了少数的郡县官外,无人知晓有个巨大的口袋张开了。



放任赵国武始侯刘昌和赵地豪强在代地中搞破坏,甚至是破坏长城城墙,无动于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席挥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席挥毫并收藏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