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他还记得,在元朔元年中,有三人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了陛下诏见。



主父偃、严安、徐乐。



主父偃不必多说,那个阳谋“推恩令”当千古流传,严安的上书内容,似是针对民间淫佚之风,劝谏陛下谨慎用兵和加强天子集权的,其立论没有什么新奇的点。



倒是那徐乐。



提出了“土崩”和“瓦解”,认为“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这是古今同一的规律。



什么是“土崩”,徐乐以秦末为例,陈胜既不是王公贵族之后,又没有乡闾贤德之称,既不像孔子、墨子那么有学问,也不似陶朱、猗顿那么有财富,然而这样一个人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这是因为他借助了三个有利形势:民生困苦而君主不知体恤、百姓仇怨而朝廷不加重视、民间紊乱而政令不作调整,此之谓土崩之势。



公孙弘犹记得徐乐之文,“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



什么是“瓦解”,徐乐以孝景帝时七国之乱为例,当时,吴、楚、齐、赵四地之诸侯王,以威严和财富驱使国中百姓,兴数十万之兵,然而不能夺尺寸之地,反而束手就擒、身死国灭,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权势、财富、兵力比陈胜弱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孝文帝、孝景帝的德泽披于四方,百姓无不乐土重迁,不愿为诸侯王以身犯险,此之谓瓦解之势。



徐乐把底层百姓视为脚下实际依仗的土,而把上层贵族视为屋上之瓦,百姓安则国安。



这个想法,与上君今日之执政,有几分不谋而合,丞相府有举荐贤良的责任,而上君执政这么多时日,丞相府却还无一人举荐,徐乐,不错。



公孙弘记下了这个名字。



见老相国神情恢复了松弛,王朝又道:“二,元朔元年夏,匈奴两万骑入侵上谷、渔阳、雁门郡,杀掠吏民,围攻韩安国军。



秋,陛下派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反击匈奴,李息军无所斩获,卫青军斩首虏数千人。”



战事。



这与蚩尤之旗天象相印合。



只是,汉匈连年大战,雁门之战是大将军卫青无数胜利中的一场,时间又过去这么多年,怎么会再次提及呢?



且是以一种不祥之兆提及。



短暂的思考无果,公孙弘让王朝继续说下去,“三,皇长子降生。”



寥寥数字,公孙弘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



那一年,陛下二十九岁。



在此之前,陛下已经成婚十余年,只生有一女,且是卫氏皇后所生。



陛下的生育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以前、现在、以后这都是证明,但大汉贵族男子,普遍十五六岁便开始不断繁衍后代,陛下却在而立之年前绝少子女,很显然,是陛下厌恶陈氏废后母女的跋扈而不愿同房,这也是为什么陈后被废后,陛下的繁衍子女又正常了的原因。



将近而立之年的陛下才得到一子,“甚爱之”,群臣们也喜出望外,东方朔等人兴高采烈地写了辞赋为天子贺喜,为皇长子祝福。



而那个皇长子,就是如今的太子储君刘据。



猛然在坊间流传开来的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席挥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席挥毫并收藏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