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以往商人开采、晾晒,是要向少府缴纳巨利的,等贩卖时再向国库缴纳商税,如此一来,百姓盐价始终处在不低的状态。



现在,所有盐矿、晾晒场收回国有,再转为国业,盐的成本,就只剩开采、制盐的工钱,盐的价格,甚至能低到以前的两三成。



“以之前盐价的三成,向全天下百姓售卖,不论东郭咸阳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要保证人人吃得上盐,吃得起盐,终有一日,让盐布等物消失。”



“谨遵上令。”



“让卓家、孔家转为国业,全权接手国朝铁政之事,所制铁具,我想能满足万民日常所需。”



卓家,在得到卓王孙同意后,已经正式向太子宫和丞相府递交了转业书,卓家三代除了每人留下了百万钱守身以外,其他家财、资产全部献给了朝廷。



作为名义上的大汉首富,卓家具体献给了朝廷多少钱,就连卓家人自己也不知道,治粟内史官署、少府联合派出人手,对卓家在大汉的钱财进行接管,尚需要时间清点。



卓家的表现,变相给有意转为国业的商人打了个样,留够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其他的,换个高位。



卓家冶铁起家,孔仅家族也是冶铁世家,两个家族供应军、民铁器之用,或许有些困难,但暂时支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等事情过去,再让两家国业招纳人手,冶铁是吃饭的手艺,基本都是熟人,方便招人,到时候,还能培养大批冶铁学徒免费教授手艺,人多了,什么困难都能解决。



公孙弘沉吟说道:“大体可以。”



铁具,除了战争时期多备多消耗外,寻常百姓家的釜、炉、菜刀、剪刀、镰刀等厨、农之具,往往数年才会更换,即便是钝了,磨磨就能继续使,不会出现大规模买卖的情况,卓、孔两家国业就能供应上。



“接下来,是粮食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



刘据往燎炉里添了些炭,说道:“生民所必需,稍加混乱,便能引发无数问题,在与朝廷接触的粮商中,可有能迅速平淮粮价的人?”



“回上君,还真有,宣曲任家任泉。”公孙弘接道。



刘据一愣,倒是忘了这个独占九洲窖藏,号称大汉粮业半数过手的家族,“递书了吗?”



“回上君,还没有。”



“是有什么顾虑?”



“当年的事……”



“……在高祖皇帝与霸王项羽战时,任家两头吃的事?”刘据想到了任家大发战争财的过往。



“是的,上君。”



公孙弘点头说道:“是以,任泉愿意转为国业,但有个小小的请求,想求上君给他的书房题个字。”



这是把题字当护身符了,刘据笑了笑,“好,可以,三个字,来。”



砚墨好,刘据蘸满了墨,提笔在素绸上落下三个篆字,饱满有力,公孙弘定睛看去,“戒欺室”。



“加上寡人的太子印,任家就该放心了吧。”刘据搁笔。



“上君仁恕!”(4/4)

章节目录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席挥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席挥毫并收藏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