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6章 刘晓莉的变化与小心机,程开颜加入中作协
还得晾衣服收衣服,打扫卫生……其余时间在家写稿子,嘶……”
程开颜说着说着,倒吸一口凉气,陡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把家里的家务基本都包了。
而某人则每天上下学,回来做顿晚饭,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就没事了。
而且家里有洗衣机!洗衣服轻松得很。
再结合这段时间,晓莉同志总是时不时就夸自己几句,奖励自己几下,又说几句大道理……
好你个秀眉大眼的刘晓莉!
居然玩心眼子是吧?
程开颜简直痛心疾首,那个大冬天给他洗衣服,无比单纯的姑娘去哪儿了?
“可以啊开颜,现在这年头像你这样知道做家务的男同志可太少见了,哪个不是大爷?
哎呦!晓莉这丫头可真是真有福气了,不像我,老中幼个个得靠我来照顾。”
姚澄阿姨惊讶的抬起头来,感慨不已。
小两口家的情况她很清楚,晓莉每天上下学,家里的活可不就是在家蹲着的程开颜干吗?
“哪里哪里。”
程开颜谦虚的笑着,他倒也没有觉得不公平,就像晓莉姐说的那样,相互扶持,相互体谅嘛。
只要周六日在家,家里的事,还不是晓莉姐在操持。
“啧啧……”
老爷子啧啧称奇两下,觉得这个话题不能多聊,就转移话题问:“稿子什么时候写完?到时候拿来我帮你看看,改改?”
“快了,六月份吧,不过给您看之前,我自己也要改改。”
程开颜解释道。
“六月份啊……这都是挺快的,我还以为要到下半年去了。”
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头,忽然问道:“对了,一会儿下午有没有空?”
“什么事啊?”
“不是跟你说过吗,加入作协的事情,之前是你不在家,现在得趁早去。
毕竟是全国作协,每年的入会名额是有限的,不少作家都盯着呢,不过以你的成就和名气,进去还是稳稳当当的。”
“那行,一会儿下午我去看看。”
程开颜一听,点头答应下来。
“那你自己去吧,我就不陪你一起去了。”
老爷子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继续下棋了。
中午十一点半,开饭了。
三人上桌吃饭,中午的大菜是一盆清蒸鲈鱼。
鱼肉鲜嫩没有腥味,而且没什么刺,老人家也吃得。
程开颜吃得很香,扒了两碗米饭。
看他吃饭这么香,老爷子也被勾起了食欲,也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爸,您少吃点!您的肠胃又不消化!都九十岁的人了,还吃这么多!”
姚澄阿姨立即瞪眼,“程开颜!你吃这么香干什么?”
老爷子和程开颜相视一眼,都闷不作声,任打任骂。
吃完饭,告辞一声。
程开颜骑车回四合院,跑到隔壁詹家玩了一会儿,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回去睡午觉。
下午两点,太阳逐渐西斜。
院子里的公鸡喔喔喔的叫了起来。
“哗啦哗啦!”
程开颜醒来后,去厨房在水缸里,捧了把冷水洗脸。
冷水扑打在脸上,一阵清凉舒爽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他整个人都清醒过来。
洗完脸,留了张纸条给母亲,遂骑着车出门。
中国作家协会,程开颜还是第一次去。
但道听途说,还是知道位置在哪儿的。
距离校尉胡同并不远,就在五四大街,北大红楼旁边的沙滩北街二号院。
《文艺报》报社也在那儿,还和中作协挨在一起,在同一个院子里工作。
程开颜慢慢悠悠的骑着自行车上街了,路过商店买了瓶汽水喝了解渴,不出十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程开颜站在外面看,眼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幢庄重的砖石大楼。
不过文艺报社和中作协,并不在这些大楼里办公。
而是在院子里那几排简易板房里,房子外面儿,挂着这两个单位的白底黑字招牌。
文艺报社是一座单独的简易小楼房,两层,而且上到二层的铁梯子是悬在一面外墙上的。
光是看看,就觉得简陋,这会儿正好有个人从上面下来,踩在梯子上咯吱咯吱直响。
而中作协则是几间挨着小平房。
之前他就听人民文学的张光年老先生说过,这边办公条件挺差的,一溜的小平房。
但程开颜也没想到能差到这个地步。
原因为什么呢?
因为中作协还没有真正恢复建制。
还要等两年。
站在院子门口,看了一会儿,程开颜走上前去。
门口有个小房子,显然是门卫传达室。
“你好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门卫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这
程开颜说着说着,倒吸一口凉气,陡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把家里的家务基本都包了。
而某人则每天上下学,回来做顿晚饭,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就没事了。
而且家里有洗衣机!洗衣服轻松得很。
再结合这段时间,晓莉同志总是时不时就夸自己几句,奖励自己几下,又说几句大道理……
好你个秀眉大眼的刘晓莉!
居然玩心眼子是吧?
程开颜简直痛心疾首,那个大冬天给他洗衣服,无比单纯的姑娘去哪儿了?
“可以啊开颜,现在这年头像你这样知道做家务的男同志可太少见了,哪个不是大爷?
哎呦!晓莉这丫头可真是真有福气了,不像我,老中幼个个得靠我来照顾。”
姚澄阿姨惊讶的抬起头来,感慨不已。
小两口家的情况她很清楚,晓莉每天上下学,家里的活可不就是在家蹲着的程开颜干吗?
“哪里哪里。”
程开颜谦虚的笑着,他倒也没有觉得不公平,就像晓莉姐说的那样,相互扶持,相互体谅嘛。
只要周六日在家,家里的事,还不是晓莉姐在操持。
“啧啧……”
老爷子啧啧称奇两下,觉得这个话题不能多聊,就转移话题问:“稿子什么时候写完?到时候拿来我帮你看看,改改?”
“快了,六月份吧,不过给您看之前,我自己也要改改。”
程开颜解释道。
“六月份啊……这都是挺快的,我还以为要到下半年去了。”
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头,忽然问道:“对了,一会儿下午有没有空?”
“什么事啊?”
“不是跟你说过吗,加入作协的事情,之前是你不在家,现在得趁早去。
毕竟是全国作协,每年的入会名额是有限的,不少作家都盯着呢,不过以你的成就和名气,进去还是稳稳当当的。”
“那行,一会儿下午我去看看。”
程开颜一听,点头答应下来。
“那你自己去吧,我就不陪你一起去了。”
老爷子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继续下棋了。
中午十一点半,开饭了。
三人上桌吃饭,中午的大菜是一盆清蒸鲈鱼。
鱼肉鲜嫩没有腥味,而且没什么刺,老人家也吃得。
程开颜吃得很香,扒了两碗米饭。
看他吃饭这么香,老爷子也被勾起了食欲,也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爸,您少吃点!您的肠胃又不消化!都九十岁的人了,还吃这么多!”
姚澄阿姨立即瞪眼,“程开颜!你吃这么香干什么?”
老爷子和程开颜相视一眼,都闷不作声,任打任骂。
吃完饭,告辞一声。
程开颜骑车回四合院,跑到隔壁詹家玩了一会儿,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回去睡午觉。
下午两点,太阳逐渐西斜。
院子里的公鸡喔喔喔的叫了起来。
“哗啦哗啦!”
程开颜醒来后,去厨房在水缸里,捧了把冷水洗脸。
冷水扑打在脸上,一阵清凉舒爽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他整个人都清醒过来。
洗完脸,留了张纸条给母亲,遂骑着车出门。
中国作家协会,程开颜还是第一次去。
但道听途说,还是知道位置在哪儿的。
距离校尉胡同并不远,就在五四大街,北大红楼旁边的沙滩北街二号院。
《文艺报》报社也在那儿,还和中作协挨在一起,在同一个院子里工作。
程开颜慢慢悠悠的骑着自行车上街了,路过商店买了瓶汽水喝了解渴,不出十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程开颜站在外面看,眼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幢庄重的砖石大楼。
不过文艺报社和中作协,并不在这些大楼里办公。
而是在院子里那几排简易板房里,房子外面儿,挂着这两个单位的白底黑字招牌。
文艺报社是一座单独的简易小楼房,两层,而且上到二层的铁梯子是悬在一面外墙上的。
光是看看,就觉得简陋,这会儿正好有个人从上面下来,踩在梯子上咯吱咯吱直响。
而中作协则是几间挨着小平房。
之前他就听人民文学的张光年老先生说过,这边办公条件挺差的,一溜的小平房。
但程开颜也没想到能差到这个地步。
原因为什么呢?
因为中作协还没有真正恢复建制。
还要等两年。
站在院子门口,看了一会儿,程开颜走上前去。
门口有个小房子,显然是门卫传达室。
“你好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门卫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