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莲花,一人几个莲蓬。



坐在堂屋里吃着,欣赏着。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



宁家的司机终于过来了,众人收拾好东西,锁上大门。



又在大门口拍了张合照,六人合照。



“茄子!”



这次拜托司机师傅拍照,没有少人。



镜头中,大家笑得非常开心。



就连素日里冷淡的蒋婷,都眉眼弯弯的笑着。



而刘晓莉则悄悄举起一个剪刀手,放在程开颜眼前,剪了剪。



大家拍得就像全家福一样。



“好开心啊,这次玩得。”



“下一次我们还要来!全部人都要一起来!”



“嗯嗯。”



……



就在他们在乡下游玩之时,有关动员军旅采风,开展军旅文艺作品征文大赛的消息已经席卷了整个北京城文坛。



南疆,烽火。



采风,征文。



战士,作家。



丰厚的奖励,生命的危险。



这一连串的词语,让众多自诩文人作家的人,心中既期待又害怕。



期待这些丰厚的物质奖励,高额的采风津贴。



害怕的是上前线的生命危险。



这次可不只是军旅作家要去采风,就连外面的作家都要参加。



更有消息说各文艺单位,至少要出一人。



作家们也是心中一颤。



而且这次可不是让他们随随便便去部队营地转转,采访受伤战士就完事了。



这次负责人宁领导可是说了,要深入一线阵地,亲身经历。



玩得这么大?



不少人心中,对那位姓宁的女领导咬牙切齿。



最后作协领导讲了小道消息,那位是宁家的人,背景通天。



这次采风任务,不仅仅有军旅作家泰斗刘白玉鼎力支持,不少青年军旅作家也被其笼络。



硬是半点负面消息,都没有。



此外,不少人都看到了采风名单上赫然写着一个,最近名声斐然的年轻人。



程开颜。



大才子,知青题材的开创者,儿童文学大师,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学者,北师大中文系助教……



不少人看到这个名字出现在名单的第一位,都是下意识的一愣。



人民文学杂志社。



编辑部办公室。



崔道怡手中拿着这份名单找到正在办公室和张光年主编谈话的王蒙,连声质问道:“这是什么情况?开颜的名字怎么在名单上面,还是第一个,我记得老王你那天参加了总政的会议吧?



这件事你为什么没有拦下来?就要因为上面人想让他当典型,就点他去前线采风?他才多少岁?!”



“冷静一下,老崔。



这件事,我阻止不了。



另外时候,我立刻找开颜讨论过了,他本人是愿意去的,不过还要说服家里人才行。”



王蒙无奈的苦笑一声,解释道。



“是这样吗?他自己愿意去?这小子还真是……”



崔道怡也不知道该说他胆大妄为,无知无畏,还是该夸他少年意气自飞扬,热血冲天上战场?



“这件事叶老已经知道了,非常生气,不过冷静下来后,反而是支持开颜的。”张光年沉声道。



“叶老这样说?”



“不过叶老也帮他争取到了不小的利益,开颜被确定为这次采风行程中的第二负责人,仅次于宁家的宁秋月,此外还有许多潜在的好处。”



张光年知道不少内情,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他人呢?”



“还没回,听说是带着家人和宁家的小公主去乡下玩去了,还叫了个司机送他们去的,我听叶老说的。”



张光年神色怪异的说道。



“呵呵……”



崔道怡呵呵一笑,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另一边。



位于朝阳的文讲所驻地。



文讲所第五期的学员们,虽然因为北京师范大学放暑假而暂时停课。



但文讲所的徐刚所长却给他们开了小灶,美曰其名:



战士轻伤不下火线,学员暑假不放松学习。



作为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作家群体,自然被采风工作小组关注起来。



这天他们来人宣传军旅采风。



文讲所的大家在听到工作小组的人介绍年轻一代的知名作家程开颜同志,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加军旅采风,深入战事一线调研的消息后。



王安忆,蒋子龙,叶辛等人都感到由衷的钦佩,他们甚至打算一起报名参加。



即便是和程开颜不对付的那些人心中都惊叹不已。



到底是意气风发,上前线采风都不带怕的。



不过有人钦佩惊叹,自然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



尤其是那些在单位里被自愿参加采风的作家们,在得知宁秋月的身份后,纷纷将心中的怨怼发泄到程开颜身上。



一时间程开颜成了众矢之的。(3/3)

章节目录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紫苏叶知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苏叶知道并收藏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