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搬上荧幕的事情。”



汪厂长嘴里叼着烟,经过一上午的开会讨论,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但心中还是遮掩不住的兴奋。



这是作为电影人,看到一部好作品应该有的,非常正常的表现。



《情书》这部非常容易改编,甚至汪厂长猜测,这部最初就是从冲着改编电影来的。



汪厂长原名汪洋,新中国建立后,长期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担任北影厂厂长长达35年,领导北影生产了近200部优秀影片。



后世大家熟悉的电影事业领军人韩三坪,就是汪洋选定的接班人。



此时会议桌前坐着许多名人,被誉为北影厂四大名帅的水华,凌子风,成荫。



其中缺少的一人正是崔嵬,就是那个拍《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的导演。



只不过去年79年拍摄完《风雨里程》之后,他因肝病去世,自此四北影厂四大名帅只剩下三个。



其他人说起名字,大家可能不认识,但说到作品大家就知道了。



水华被北影人称为“可敬的水磨工”,创作有《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



凌子风擅长拍摄名著改编电影,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代表作有《红旗谱》《骆驼祥子》《边城》。



成荫擅长战争题材,代表作有《南争北战》《西安事变》等等。



除了四大名帅之外,还有“二谢”。



即执导了《暴风骤雨》《早春二月》的谢铁骊和《水上春秋》《洪湖赤卫队》《小铃铛》的导演谢添。



还有陈怀恺等等。



“今年我们的电影项目有十个,但是凑一凑,还是有空档的,拍摄《情书》完全没问题。”



第一集体的主任水华沉声道。



这里的第一集体,就是所谓的创作大集体。



创作集体制度是北影厂在建厂初期借鉴苏联模式建立的一种电影创作和生产管理机制,每个创作集体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美工师和录音师组成,旨在提高电影质量和产量。



五十年代,当时文化部电影局有心打造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那样的新北影。



于是在1954年,作为打造计划的第一步,电影局从各厂抽调人员组成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实习团,由北影副厂长汪洋任团长、东影导演成荫任副团长,前往苏联学习。



这个创作大集体的制度就是从那时学习过来的,北影厂自汪洋上任以来,就仿照划分了创作大集体,一共四个。



可以说北影厂就是摸着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石头过河,甚至影标都和莫斯科制片厂的影标极为相似。



然而,随着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集体创作的模式逐渐被打破。



最终在1987年北影厂正式取消了创作集体制度,转而采用更加灵活的创作和生产方式。



但现在还存在这个制度。



“我也赞同拍摄这个电影,只不过这部作品在时间,天气,还有地点上都十分刁钻。我们要在冬季,下雪,去霓虹实地拍摄?”



陈怀恺也持赞同意见,但是他心里也有疑惑。



“我们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改改剧本不就好了,就算完全尊重原著去霓虹拍摄也不是不行。”



汪厂长摆摆手,这都不算事。



况且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上我们迅速和美国靠拢,连带着和霓虹的关系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亲密,从今年开始两国达成了从科技、文化、政治、经济上的多方面合作。



要是去霓虹拍摄,说不定还正好会得到上面的支持。



“大家举手投票吧!”王厂长,一声令下。



在座的演员,导演,编剧们纷纷举手,以全票通过的方式,达成了这一项目。



反正又不用考虑经费问题……拍哪部作品不是拍呢?



况且,这可是爱情片!



罕见的嘞!



会议结束,刘晓庆厚着脸皮,拉着厂长偷偷摸摸的说:“厂长,让我演女主角呗!”



“你?”



汪厂长心中恍然,原来这丫头是看中了双女主的戏份啊!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女主角的戏份是真的高,一人分饰两角。



另外两个人物的人设都是顶尖的:



博子温和细腻,深情浪漫。



女树活泼粗心,青春懵懂。



都是非常出色,吸引观众眼缘的人设,一旦演好了……



“啧啧……再看吧。”



汪洋心中闪过这些想法,平静的摆摆手,转身离去。



“哎!厂长!”



刘晓庆有些懊恼的跺了跺脚,可恶啊,这么好的角色!



岂不是替她人做了嫁衣?



尤其是张金玲和李秀明两个人!



“下午你跟水老师去一趟北师大,和这位小程同志谈谈改编的事情。”



汪厂长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刘晓庆的脸色很快转阴为晴。



中午吃完午饭过后,水华便带着刘晓庆去了一趟北师大。



“同学,请问一下你们中文系的办公室在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紫苏叶知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苏叶知道并收藏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