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有的,人民文学的货特别多,今天一整天,店里差不多卖了两万本。”



很快毛爱群就反应过来,从抽屉底下翻出一本崭新的,雪白的《人民文学》递过去。



“谢谢,那你接着忙,我就不打扰了,下次再见。”



刘晓莉达成目的,知会一声就转身离去。



她离开没多久,书店里下午新到的书就买完了。



于是毛爱群立刻回到书店办公室打电话给领导,“卖完了,新到的八千本已经卖完了!领导,明天要不要再加一点?”



事实上这样供不应求的事情不止发生在江城,很多大城市的书店都有这样的困扰,纷纷向上级领导求助,要求调货来,不然在店门口排队的人们就白等了。



其中购书的群体以高中生,大学生居多,其次是知青们,盖因那本《芳草》推动了返城政策,返城知青们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都选择买书作为报答。



不少文学爱好者,文学期刊编辑在看到这般火热的情况后,都意识到一点,那就是——新一期的人民文学已经卖爆了。



“这就是他在《芳草》发布数月之后的影响力吗?”



“一颗文学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有作家这样感慨道。



……



北京城。晚上六点,朝阳内大街166号人文社,《人民文学》编辑部。



此时的办公室已经被来来往的人群挤满了,这里不仅仅有人民文学的社员,还当代,人文社,人民社等社员。



“怎么样,老崔,老王?今天一整天的销量统计结果出来了没有?”



“是啊!我跟老胡他们今天出去观察,发现京城大大小小的书店全部都被读者们洗劫一空了。”



众人都期待的看向崔道怡,兴奋的说着今天的感想,这样火热的场景也太难见到了。



因为此时崔道怡正拿着笔,趴在桌子上计算着从发行所那边传来的文件的,这些是《人民文学》在四月一号的发售量。



“个十百千万十万……咕噜”



崔道怡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被计算出来的数字,艰难的咽了口唾沫,“仅仅是一天,仅仅是销量就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万之巨。”



“二十一万!”



“单日二十一万的销量,这恐怕已经打破纪录了吧?”



“撇开《毛语录》和《十万个为什么》,应该是打破纪录了。”



《毛语录》自1964年发行后几乎是人手一本,据统计从1964年到1976年间,全国出版了上亿册,自然比不得。



而《人民文学》作为国刊备受关注,在伤痕文学与先锋改革文学先后在人民文学上刊登后,几乎引领了国内文学潮流。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订购《人民文学》的单位数量非常之多,包含国企,工厂,学校等,月度总征订量在八十万册上下波动。



所谓征订,就是读者向杂志社预定,由专门的人送到家。



这些预订通常是在书籍正式出版前进行,出版社根据收到的预定订单数量来安排书籍印刷和分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紫苏叶知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苏叶知道并收藏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