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章:水仙解围
可这银锭是从银号取出来的,怎么能证明是自己的呢?
就正思索对策时,就见水仙上前一步对包洪文道:“包大人,您是说只要证明这银子是我们王爷的就行,对不对?”
“然。”包洪文笑眯眯道。
水仙跟小乞丐要来那锭银子,在手上颠了几下道:“这锭银是正通银号的,也是我亲自取出来的。
我这人有一怕,就是怕丢银子,所以给正通银号银票时就告诉掌柜的,只要是支给北凉王府现银,除了有正通元号的印记外,还要在旁边打上个小小的‘北’字。
今日正好大家都看看,给我们王爷做个见证。”
水仙说完这话,就把那个领头的小乞丐叫过来,给他指了指银锭上的印记,又指了指周围的百姓。
小乞丐看了后顿时现出喜色,可看着银锭上几个鬼画符的印记后,半晌憋出一句:“我不识字……您在给我指一遍哪个是北字。”
听到这话,水仙顿时升起一股优越感。
几天前她也不认字,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沈凡和北凉王府这几个字。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跟着苏先生读了书,自己也算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也可以教人识字了。
水仙耐心地指着银锭上的印记,用炫耀的语气道:“你看啊……这四个字是正通银号,你在看下边这个角上,这一横一撇便是北字。”
“知道了。”小乞丐高举银锭,像举着一面旗帜,从人群这头走到那头,边给他们看边道:
“大家都看好了咯,看好咯,在这呢,在这儿呢……北凉王府的北字……”
众百姓皆围过来看,虽然他们也大都不识字,可还是个别人认识,在这些人的见证下,都知道小乞丐所言不虚。
见此情景的水仙高兴极了,感觉比夏天喝冰酪还痛快。
包洪文脸色有些不好……有了证据不先给自己这个都察院御史看,反要先给百姓看,明显是不信任本自己,便示意差官去取银子,
差官上前拽住小乞丐道:“跟我走,给包大人看看。”
小乞丐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水仙。
水仙挺着胸脯道:“给他看。”
有了主心骨的小乞丐来到包洪文身前,举着银锭给他查看。
饱读诗书的包洪文眼睛早就花了,为了能看清伸手去拿银锭,却却发现小乞丐将银锭攥得死紧,还说道:
“就这样看,万一掉包了呢?”
“大胆!”一旁的差官怒喝道,就要去抢。
“退下。”包洪文呵退官差,弯下腰查看,鼻尖几乎贴到了银锭上。
阳光下,锭边缘的“正通银号”四字凹凸分明,右下角多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北”字,笔画细如蚊足却刀刀清晰。
看完后他直起身,对沈凡拱拱手道:“举证属实,王爷确实没有滋事。”
沈凡面无表情的道:“如此说本王可以走了吧?”
包洪文道:“当然可以,不过王爷走之前还需与这些百姓一样留下口供,这是例行公事。”
“可以。”沈凡应道。
就正思索对策时,就见水仙上前一步对包洪文道:“包大人,您是说只要证明这银子是我们王爷的就行,对不对?”
“然。”包洪文笑眯眯道。
水仙跟小乞丐要来那锭银子,在手上颠了几下道:“这锭银是正通银号的,也是我亲自取出来的。
我这人有一怕,就是怕丢银子,所以给正通银号银票时就告诉掌柜的,只要是支给北凉王府现银,除了有正通元号的印记外,还要在旁边打上个小小的‘北’字。
今日正好大家都看看,给我们王爷做个见证。”
水仙说完这话,就把那个领头的小乞丐叫过来,给他指了指银锭上的印记,又指了指周围的百姓。
小乞丐看了后顿时现出喜色,可看着银锭上几个鬼画符的印记后,半晌憋出一句:“我不识字……您在给我指一遍哪个是北字。”
听到这话,水仙顿时升起一股优越感。
几天前她也不认字,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沈凡和北凉王府这几个字。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跟着苏先生读了书,自己也算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也可以教人识字了。
水仙耐心地指着银锭上的印记,用炫耀的语气道:“你看啊……这四个字是正通银号,你在看下边这个角上,这一横一撇便是北字。”
“知道了。”小乞丐高举银锭,像举着一面旗帜,从人群这头走到那头,边给他们看边道:
“大家都看好了咯,看好咯,在这呢,在这儿呢……北凉王府的北字……”
众百姓皆围过来看,虽然他们也大都不识字,可还是个别人认识,在这些人的见证下,都知道小乞丐所言不虚。
见此情景的水仙高兴极了,感觉比夏天喝冰酪还痛快。
包洪文脸色有些不好……有了证据不先给自己这个都察院御史看,反要先给百姓看,明显是不信任本自己,便示意差官去取银子,
差官上前拽住小乞丐道:“跟我走,给包大人看看。”
小乞丐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水仙。
水仙挺着胸脯道:“给他看。”
有了主心骨的小乞丐来到包洪文身前,举着银锭给他查看。
饱读诗书的包洪文眼睛早就花了,为了能看清伸手去拿银锭,却却发现小乞丐将银锭攥得死紧,还说道:
“就这样看,万一掉包了呢?”
“大胆!”一旁的差官怒喝道,就要去抢。
“退下。”包洪文呵退官差,弯下腰查看,鼻尖几乎贴到了银锭上。
阳光下,锭边缘的“正通银号”四字凹凸分明,右下角多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北”字,笔画细如蚊足却刀刀清晰。
看完后他直起身,对沈凡拱拱手道:“举证属实,王爷确实没有滋事。”
沈凡面无表情的道:“如此说本王可以走了吧?”
包洪文道:“当然可以,不过王爷走之前还需与这些百姓一样留下口供,这是例行公事。”
“可以。”沈凡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