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信中玄机
自前来抚恤,理应如此。”
沈凡扭头对王广道:“拿抚恤银来。”
王广从马褡子里取出八锭各一斤重的银子,用布包好递给沈凡。
沈凡将银给了老者道:“按朝廷的抚恤制,令郎应得抚恤银八十两,老人家请收好。”
老者抱着银子哽咽着道:“八十两就是八斤……我儿出生时也是八斤!”
此言一出,扶着老者的那个妇人和少年哭得更厉害了。
老者哭了一会才想到什么,对沈凡施礼道:“敢问王爷尊姓大名,以后逢年过节小老二必领着全家为您祈福。”
沈凡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我姓沈名凡,虽然世袭了父辈的北凉王爵位,但跟您儿子是比不了……”
“等等。”老者突然打断了沈凡的话道:“您说您是北凉王?”
“是的。”沈凡有些诧异的道:“您认识我?”
老者不答,又问道:“您的父亲可是已故的沈克用老王爷?”
沈凡道:“不错,正是先父。”
老者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道:“小老儿代儿子谢小主抚恤之恩!”
说着又看向那妇人和少年叫道:“还不赶快大礼见过小主。”
那妇人和少年忙跪在老者身边,对着沈凡就是一阵扣头。
“等等,老人家说的小主是何意?”沈凡诧异的问。
老者道:“我儿在十年前是老王爷的亲兵,老王爷是我儿的老主,您自然就是小主。”
沈凡楞住了,为了验明老者的话,对曾做过父王亲兵的丁奉和徐盛道:“你们知道这事吗?”
丁奉与徐盛对视一眼后道:“老王爷当年身边的亲兵有五百人之多,我们也不都认识。”
这时老者想起了什么道:“小老儿有凭证,王爷您稍等。”
说完踉踉跄跄跑进屋,不一会抱着一个木匣回来道:
“我儿至今还留着当年老王爷给的亲兵腰牌,出征期间还给家里来过两封信,都提到了当年老王爷对他的教诲。”
说着就从盒子里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铜牌。
沈凡接过铜牌,就见一面刻着虎头,另一面刻着北凉王亲卫张硕几个字。
通过丁奉和徐盛的验看确认无疑后,沈凡拉着老者的手感慨的道:
“没想到张参将竟是我父王的部下,真是缘分。”
“是的是的。”老者哭着道:“只是我儿见不到您了。”
“老人家节哀。”沈凡道:“信在哪,我能看看么?”
“能,在这。”老者捧着木盒道。
沈凡取出里面的两封信,展开后看到,果然每封信里都提到了父王说的话。
特别是这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更是父王经常用来鼓舞士气的诗句。
沈凡的阅读力极强,快速浏览着信里的其它内容。
有让媳妇照顾好父亲和儿子的,还提到了西北的战事。
说
沈凡扭头对王广道:“拿抚恤银来。”
王广从马褡子里取出八锭各一斤重的银子,用布包好递给沈凡。
沈凡将银给了老者道:“按朝廷的抚恤制,令郎应得抚恤银八十两,老人家请收好。”
老者抱着银子哽咽着道:“八十两就是八斤……我儿出生时也是八斤!”
此言一出,扶着老者的那个妇人和少年哭得更厉害了。
老者哭了一会才想到什么,对沈凡施礼道:“敢问王爷尊姓大名,以后逢年过节小老二必领着全家为您祈福。”
沈凡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我姓沈名凡,虽然世袭了父辈的北凉王爵位,但跟您儿子是比不了……”
“等等。”老者突然打断了沈凡的话道:“您说您是北凉王?”
“是的。”沈凡有些诧异的道:“您认识我?”
老者不答,又问道:“您的父亲可是已故的沈克用老王爷?”
沈凡道:“不错,正是先父。”
老者扑通一下跪在地上道:“小老儿代儿子谢小主抚恤之恩!”
说着又看向那妇人和少年叫道:“还不赶快大礼见过小主。”
那妇人和少年忙跪在老者身边,对着沈凡就是一阵扣头。
“等等,老人家说的小主是何意?”沈凡诧异的问。
老者道:“我儿在十年前是老王爷的亲兵,老王爷是我儿的老主,您自然就是小主。”
沈凡楞住了,为了验明老者的话,对曾做过父王亲兵的丁奉和徐盛道:“你们知道这事吗?”
丁奉与徐盛对视一眼后道:“老王爷当年身边的亲兵有五百人之多,我们也不都认识。”
这时老者想起了什么道:“小老儿有凭证,王爷您稍等。”
说完踉踉跄跄跑进屋,不一会抱着一个木匣回来道:
“我儿至今还留着当年老王爷给的亲兵腰牌,出征期间还给家里来过两封信,都提到了当年老王爷对他的教诲。”
说着就从盒子里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铜牌。
沈凡接过铜牌,就见一面刻着虎头,另一面刻着北凉王亲卫张硕几个字。
通过丁奉和徐盛的验看确认无疑后,沈凡拉着老者的手感慨的道:
“没想到张参将竟是我父王的部下,真是缘分。”
“是的是的。”老者哭着道:“只是我儿见不到您了。”
“老人家节哀。”沈凡道:“信在哪,我能看看么?”
“能,在这。”老者捧着木盒道。
沈凡取出里面的两封信,展开后看到,果然每封信里都提到了父王说的话。
特别是这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更是父王经常用来鼓舞士气的诗句。
沈凡的阅读力极强,快速浏览着信里的其它内容。
有让媳妇照顾好父亲和儿子的,还提到了西北的战事。
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