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7章 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
厅内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铜漏的滴水声嗒嗒作响。
朱文成慢慢踱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老梅树。
十月的夜风卷着落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你说得对。”
良久,朱文成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甘:“可这战功本该更大!”
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取本官的紫毫来!”
杨师爷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去取文房四宝。
当他捧着鎏金笔洗回来时,看见朱文成已经展开了一卷洒金宣纸,正在研磨朱砂。
“记住!”
朱文成提笔时忽然说道:“在捷报上要特别写明,本官亲赴前线督运粮草,日夜不辍,还有安抚流民三千户,保境安民。”
杨师爷连连点头,小心地往砚台里添水。
他看着朱砂在纸上蜿蜒成行,忽然想起什么:“大人,要不要提一句赵学政?”
“不必。”朱文成冷笑一声:“等战功封赏下来,本官自会收拾那老匹夫。”
笔锋突然一转,在“斩首万余”四个字上加重了墨色。
半个时辰后,一封盖着幽州刺史大印的捷报被装入鎏金铜筒。
朱文成亲手将铜筒交给早已候在院中的驿卒,那驿卒背插三面红色令旗,腰间挂着加急令牌。
“八百里加急,直送尚书省。”
朱文成的声音在夜风中十分阴沉,“若有人阻拦,就说是北疆军大捷!”
驿卒抱拳领命,翻身上马。
随着一声鞭响,马蹄声很快消失在长街尽头。
朱文成站在府门前,望着远处城墙上的烽火台,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笑。
暮色渐沉,赵府书房内烛影摇红。
赵咏德倚在黄花梨圈椅中,手中捧着一盏雨前龙井。
茶汤清亮,袅袅热气在烛光中盘旋上升,映得老人面上的皱纹愈发深邃。
窗外秋风掠过竹丛,沙沙声与檐角铜铃的清响交织成趣。
“吱呀”一声,雕花木门被轻轻推开。
赵温书踏着轻快的步子进来,月白色锦袍的下摆随着动作微微飘动,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爷爷!”他眉眼带笑,拱手行礼道:“那些刺史府的衙役,孙儿已打发去武备司查问那主事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咱们在刺史府的眼线刚传来消息,朱文成确实没再派人追击吴公子一行。”
赵咏德缓缓放下青瓷茶盏,盏底与紫檀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叮”声。
“理当如此。”
老人捋须轻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那朱胖子若在被老夫拿住把柄后还敢妄动,这顶乌纱帽也该换人戴了。”
窗外忽然一阵风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在他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赵温书顺势在罗汉榻上坐下,自己斟了杯茶:“孙儿打算歇息两日便启程去洛阳。”<
厅内突然安静下来,只有铜漏的滴水声嗒嗒作响。
朱文成慢慢踱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老梅树。
十月的夜风卷着落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你说得对。”
良久,朱文成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不甘:“可这战功本该更大!”
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取本官的紫毫来!”
杨师爷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去取文房四宝。
当他捧着鎏金笔洗回来时,看见朱文成已经展开了一卷洒金宣纸,正在研磨朱砂。
“记住!”
朱文成提笔时忽然说道:“在捷报上要特别写明,本官亲赴前线督运粮草,日夜不辍,还有安抚流民三千户,保境安民。”
杨师爷连连点头,小心地往砚台里添水。
他看着朱砂在纸上蜿蜒成行,忽然想起什么:“大人,要不要提一句赵学政?”
“不必。”朱文成冷笑一声:“等战功封赏下来,本官自会收拾那老匹夫。”
笔锋突然一转,在“斩首万余”四个字上加重了墨色。
半个时辰后,一封盖着幽州刺史大印的捷报被装入鎏金铜筒。
朱文成亲手将铜筒交给早已候在院中的驿卒,那驿卒背插三面红色令旗,腰间挂着加急令牌。
“八百里加急,直送尚书省。”
朱文成的声音在夜风中十分阴沉,“若有人阻拦,就说是北疆军大捷!”
驿卒抱拳领命,翻身上马。
随着一声鞭响,马蹄声很快消失在长街尽头。
朱文成站在府门前,望着远处城墙上的烽火台,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笑。
暮色渐沉,赵府书房内烛影摇红。
赵咏德倚在黄花梨圈椅中,手中捧着一盏雨前龙井。
茶汤清亮,袅袅热气在烛光中盘旋上升,映得老人面上的皱纹愈发深邃。
窗外秋风掠过竹丛,沙沙声与檐角铜铃的清响交织成趣。
“吱呀”一声,雕花木门被轻轻推开。
赵温书踏着轻快的步子进来,月白色锦袍的下摆随着动作微微飘动,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爷爷!”他眉眼带笑,拱手行礼道:“那些刺史府的衙役,孙儿已打发去武备司查问那主事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咱们在刺史府的眼线刚传来消息,朱文成确实没再派人追击吴公子一行。”
赵咏德缓缓放下青瓷茶盏,盏底与紫檀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叮”声。
“理当如此。”
老人捋须轻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那朱胖子若在被老夫拿住把柄后还敢妄动,这顶乌纱帽也该换人戴了。”
窗外忽然一阵风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在他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赵温书顺势在罗汉榻上坐下,自己斟了杯茶:“孙儿打算歇息两日便启程去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