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乡看着能有六十多岁了,露在了外面的脸颊和手背这些,满是劳作的皱纹和风霜之色,一看就不可能是鬼子假扮的。
这下子好了,他们不仅能搞清楚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还能通过这个老乡弄到一些正经食物,哪怕是传说中连同玉米芯,一起磨出来的玉米面,也总比野菜那玩意强多了不是。
至于去村子里过夜?这一点无疑对鑫火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他现在都忘记睡床是一个什么滋味了。
只是他也不是没脑子的小白,知道他们一行二十几人的动静太大了一些,要是走漏了消息反而会害了这些老乡。
当即之下,他连忙拨动着打开了保险,将驳壳枪重新插回了腰间。
同时从一个小土坡后站起,带着笑脸向老乡走了过去。
结果这样一个动作,却是将那位老乡吓了一个够呛;脚步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后,一屁股坐在地上。
见状,鑫火连忙开口吆喝了起来:
“老乡你不要害怕,我们是被鬼子打散的八路军。”
好家伙!‘八路军’几个字,对于眼前的老乡来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一样,落在了耳朵里后脸上的担心和害怕,瞬间就是烟消云散了起来。
取而代之的是关心,甚至是心疼的眼神,让鑫火觉得莫名的温暖。
让他一个三百多个月的孩子,一时间都有些想哭的冲动。
老乡从地上爬起来后,连身上的尘土都没有拍上一下,嘴里就急匆匆地问道:“走!跟我回村,我让老伴给你做点热汤面,吃了好好休息一下。”
“不了!我们有不少同志,一起村子里动静太大了一些,老乡你给我带点粮食和干粮过来就好。”
鑫火在说话间,从怀里掏出了一把军票和美刀,也不看到底有多少,就径直向着老乡手里塞了过去。
打算用这些钱,充当一下购买粮食的资金。
不曾想到老乡一把就推开了他手里的钱,皱着眉头说道:“收回去!我家大孙子也在八路军2团当兵,是去年开春进的部队。
大家都是自己人,吃点干粮哪里还你们钱。”
眼见如此,鑫火只得收回了这些钱,打算等老乡送粮食过来的时候,再偷偷塞到他们口袋里。
这玩意对于他们来说造价极低,据说一张10面额的美刀,在现代位面印刷出来的成本也就是一毛多点。
另外想到了临行之前胡彪的交代,嘴里也顺带问出了一句:
“老乡你们的村子叫什么名字,属于什么地界,离这里又有多远?”
“我们村子叫作大石沟,在易县以北,想去县城还有六七十里远;离着这里倒是不远,往北顺着这条小溪,走上三四里就到了。”老乡如此地回答了起来。
同时拿着地上的柴火,就准备回村子去拿粮食和干粮,很是果断的样子。
只是走出了五六步后又忽然转身,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脏兮兮的帕子,当着鑫火的面打开;嘴里说道:
“娃娃,一看你就饿坏了,我这里还有点吃的你赶紧垫吧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