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前线指挥官,难道他不会知道自己发出的某些命令,会导致很多弟兄们去死吗?



当然知道,只是很多时候不得不这么去做而已。



在激烈的战场上,我也遇到过很多次这种无奈的时候;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带头去执行。



不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好受一些;或许这就是那么些年下来,我一直混不上去的最大原因,心肠还是不够硬……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彪》……



在脑海中脑补出三连的兄弟,冒着鬼子凶猛的火力冲锋,还没有靠近阵地就死伤大半的场面后。



胡彪心中郁闷之下,忍不住骂出了一句:



“炮兵这些孙子,只有区区5分钟的炮火准备哪里够,多打上几分钟,多打上一些炮弹他们会死吗?”



骂归骂,胡彪其实也明白一点:若是炮火准备的时间更久一些,国军的炮兵部队还真可能会死很多人。



因为炮兵是一种技术兵种,人员需要更高的文化和平时更多的训练。



以上这些因素对比起来,教育水平更高,炮弹来源更加容易的小鬼子炮兵,自然是占据了相当优势。



所以对比起来后,鬼子的炮兵也更加精锐。



双方炮兵之间更具体的差异,就会体现在当国军炮兵开火后。



小鬼子炮兵不用太长时间,就能根据弹道大概估算出国军的炮兵阵地,到底在什么位置,从而发起炮火反击。



这样的估算和反击也许不会太准确,但威胁依然很大。



所以在开炮5分钟后,国军炮兵必须立刻转移阵地了;再慢一点的话,也许鬼子炮兵的火力覆盖就已经招呼过来了。



对于人员、装备这些,都会造成巨大损失。



这年头的国军中,哪怕是在光头麾下的精锐中央军中,火炮和炮兵这些都精贵无比,如同长官眼中的宝贝疙瘩一样。



想来能有5分钟的炮火准备,已经是陈修辞对顿悟寺这个阵地,异常关注的结果。



因此心中其实啥都明白的胡彪,在骂完了本方炮兵后,又扭头对着身边趴着的黑星、博叔、AT等六人,问出了一句:



“哥几个,都想想办法,等会有什么好办法才能用最少的伤亡,成功撕开鬼子的阵地?”



面对着胡彪的问题,六名新人皆是面面相觑。



超子更是忍不住吐槽了起来:“老哥,这是一场毫无花哨的硬仗;不能迂回和穿插,我们手头也没有烟幕弹这些,属于必须顶着鬼子火力往上冲的硬仗。



所以你告诉我,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博叔这个来历有些神秘的家伙,也是嚷嚷出了一句:



“很难搞!这年头的国军炮兵技术有限,应该还玩不出‘徐进弹幕战术’,不然配合着我们进攻,倒是能大大减低伤亡。”



听到了以上的说法,尤其是博叔的说法后,胡彪在灵光一闪后,心中忍不住有些迟疑了起来。



所谓的‘徐进弹幕战术’,其实是一种步炮协同战术。



核心思想,是通过炮兵火力产生的绵密弹幕,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抗战从淞沪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腿大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腿大叔并收藏抗战从淞沪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