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道:“方星河玩弄文字的水平骇人听闻。纵观他的所有文章,横跨多种风格,既能严肃冷峻,又能嬉笑怒骂,也能平实质朴。
我从未见过哪个作家能够根据不同需要,任意调整文风,独此一人而已。
新文章在文字上继续降档,更贴近口语化生活化的真实闲聊,但是主旨思想重叠递进,情绪一脉相随渐重渐强,直到最后,用寥寥几十字,便将所有积淤一股脑引爆,叫人倍感酣畅淋漓。
这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拙劣文字,这是大巧不工的巅峰之作。
横向对比《性》、《苍》、《驯》,你很难相信,它们出自同一人之手,一个16岁的少年。
这等天马行空,可称现代文人之最,我愈发坚信,35岁的方星河必成大师。”
她一个字都没有提起文章的内容,什么隐喻暗喻?姐看不懂。
姐只知道,方星河用最恰当的文字完成了写作意图,这就是最牛逼的一点,越是高手越能体会。
文学界有不少人同意轶大姐的意见。
大叶写道:“方星河的文风是什么?是没有形成个人风格,还是已经海纳百川信手拈来?
《少年的我们》里那种贯穿始终的遗憾和怅然,堪称是青春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
《驯狗记》的戏谑,远不如《性》深沉刻骨直入人心,但是一个让人笑,一个让人哭,都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方星河写文章,让人哭时哭得撕心裂肺,笑时笑得拍手叫绝,这不是没有风格,这是百变鬼才……”
脾气暴躁的某几位则借机骑脸输出:“骂得漂亮!某些人就是欠骂,一天天的哪来那么多怪话!”
文学界反响热烈,而且一致力挺方星河,就挺难得的。
因为内地文学界原本就跟那俩地方有过节,具体不提也罢,一堆理不清的烂账,反正方哥让他们爽到了,他们就乐呵呵给方哥捧场。
与文学界的一面倒相比,民间反倒是褒贬不一。
喜欢的人喜欢得不要不要的,讨厌的人则感觉方星河侮辱了心中的圣土。
县实验。
掏裆经过多余的书桌,看到好哥们趴在桌上露出圆滚滚的后脑勺,随手就是一巴掌。
“姿势不对,起来重睡!”
多余懵哔了好几秒,起身追了上去。
“我艹你大爷!”
男孩们笑,女生们也笑,乐趣不一样,开心一样。
这一幕不止发生在实验高中,在全国的各级院校里,“姿势不对起来重睡”已经成为最热的梗。
结合原文的前后语境,这种欠儿欠儿的风格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具备恰当场景的梗自然而然的爆开,也导致了原本不是文章受众的年轻人掀起讨论热潮。
“大黑和二黄真那样吗?”
“应该是吧?方星河从来不撒谎。”
“唉,好失望啊,我原来特别喜欢港星……”
“多没意思,谁都不如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