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太医李德胜提着药箱匆匆赶来,气息微喘,显然是快步赶来的。



“臣叩见皇上,太子殿下。”



“免礼,” 康熙迫不及待地吩咐, “快,给太子仔细诊诊脉,看看可有哪里不妥。”



“是。” 李太医不敢怠慢,净手后,屏息凝神,仔细地为胤礽请脉。



殿内一时静极,康熙的目光紧紧盯着李太医的手指和表情,仿佛想从中提前看出些什么。



良久,李太医收回手,恭敬地回禀: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脉象平稳,略有些弦细,乃是思虑稍多、夜寐较晚所致,并非病脉。



殿下玉体并无大碍,只是仍需静养,避免劳神,保证安眠即可。”



他顿了顿,补充道, “殿下底子虽弱,但近年来调养得宜,并无大碍,皇上不必过于忧心。”



康熙听完,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了些,但眉宇间那丝难以言喻的不安却并未完全消散。



他挥挥手: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开些安神补气的方子送来。”



“臣遵旨。” 李太医躬身退下。



康熙转过头,看着胤礽,语气缓和了许多,却依旧带着坚持: “听见太医的话了?不许再熬夜看书!



回去好好歇着,今日的功课若不紧要,便放一放。”



胤礽起身,温顺应道: “是,儿臣遵旨。让皇阿玛忧心了。”



“知道朕忧心,就好好保重自己。”



康熙看着他,目光复杂,那里面有关切,有后怕,还有一种更深沉的、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仿佛有什么细微的东西被他忽略了,却又抓不住头绪。



最终,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去吧,回去好好歇着,晚点朕再去看你。”



胤礽行礼告退。看着他离去时依旧略显清瘦的背影,康熙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眉头再次缓缓蹙起。



李太医说无事,保成自己也说无事,可他这心里,为何总是隐隐觉得不安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是盛夏。



紫禁城被灼热的阳光笼罩,殿宇的琉璃瓦反射着刺目的光,连空气都似乎被烤得微微扭曲。



这些日子里,乾清宫与毓庆宫之间往来最勤的,除了送赏赐的太监,便成了太医院的太医。



康熙几乎是雷打不动地每日传召太医,仔细询问太子的脉象。



这日午后,太医院院判刚为胤礽请完脉,便立刻被传唤至乾清宫回话。



他跪在冰凉的青砖地上,谨慎地斟酌着用词:



“回皇上,太子殿下今日脉象依旧如常,左关略弦,右寸稍弱,仍是思虑稍过、气血未能充盈之象,乃用心过度所致。



殿下自觉并无明显不适,只是精力较常人稍逊一筹。臣等再三斟酌,殿下玉体确无……”



他顿了顿,终究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确无显症恶疾。只需安心静养,缓释心神,辅以温补,徐徐图之,应无大碍。”



这样的话,康熙这几日已听了无数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迷茫期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茫期中并收藏【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