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大将军萧翰入宫上奏军情。萧翰一见德光惊悸万分。昔日驰骋大漠戈壁,飞奔边塞草原的英姿荡然无存,如今眼圈发青深深凹陷,嘴角干紫须发蓬乱,四十多岁的人如同六十岁的老叟一般。萧翰言道:“陛下,刘知远五万大军已过黄河,请陛下速速离京。”
德光问:“朕入京之时,尚有铁骑十万,今在何处?”
萧翰道:“晋国降将安审琦、李守贞等接连谋反,重兵分守四处,京师已是空虚。”德光束手无策,只得降旨撤出开封,暂回幽州。留下冯道、杜重威应对开封之事。这杜重威乃是降辽首犯,内心不安,便问辽主:“陛下远去,臣实不愿降刘知远等,请陛下带臣同行。”
德光道:“朕与花见羞做了一月夫妻,却未给赏赐。朕命你辅佐太妃之子李从益重兴大唐,安抚百姓,抗击刘知远。”耶律德光敷衍了事,杜重威只得接旨。
耶律德光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自己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开封北行。一路上看到荒凉景象,对蕃汉群臣说,破败到这个地步,都是赵延寿的罪过,又指一个汉奸张砺说,你也有一份。
耶律德光被迫退出,杀人泄忿,路过相州,屠相州城,城中男子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为行乐。事后查点,凡死十余万人。
耶律德光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第一个过失,是让各道搜刮百姓钱财;第二个过失,是命令契丹兵打草谷扰民;第三个过失,是没有早点派节度使们回去治理各镇。正是由于这三个过失,才让他失去了人心,使得中原人投降了他,又背叛了他。
耶律德光此次南征,大张旗鼓地进驻汴梁,处处顺手,事事如愿,已经让他有些得意忘形,本想久居中原,偏偏进入汴梁后形势急转直下,烽烟四起警报频传,一日也不得安宁,因此由愤生悔,由悔生忧,最后竟然郁郁成疾,在军营中一病不起,走到栾城今河北栾城东时,已经是浑身燥热,周身不适,勉强走到杀胡林,病情急剧恶化,便问随行的冯道到了什么地方。
冯道说他们已经到了杀胡林。
耶律德光似乎有所预感,追问道:“为什么要叫杀胡林这个名字呢?”
冯道回答:“这个地方本来叫孤林,唐朝的时候,唐军同突厥在这里决战,唐兵大获全胜,杀死胡人无数,所以称为杀胡林。”
“杀胡林?原来是杀外族的旧地?”耶律德光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天灭我也!”
当天晚上,耶律德光死在军营之中,年仅四十五岁,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却说述律太后远在辽国都城上京,获报耶律德光病危。她令人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难坏了伴驾的文武大臣,当时正是炎夏,保存尸体谈何容易。
正在文武大臣和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厨师魏三刀建议把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羓”。“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腊肉。这样就能运回去了。“羓”是什么呢?原来,北方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有时杀了一头牛或一只羊,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这个主意一出,虽然有把耶律德光当牲畜处理的意思,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好照厨师的意见办,不过,用耶律德光尸体做成的“羓”,就不是一般的“羓”,而是“帝羓”。
于是由这位厨师主刀,剖开耶律德光的肚子,掏尽内脏,包上盐巴,让尸体脱水,按现代说法,就是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制成一具木乃
德光问:“朕入京之时,尚有铁骑十万,今在何处?”
萧翰道:“晋国降将安审琦、李守贞等接连谋反,重兵分守四处,京师已是空虚。”德光束手无策,只得降旨撤出开封,暂回幽州。留下冯道、杜重威应对开封之事。这杜重威乃是降辽首犯,内心不安,便问辽主:“陛下远去,臣实不愿降刘知远等,请陛下带臣同行。”
德光道:“朕与花见羞做了一月夫妻,却未给赏赐。朕命你辅佐太妃之子李从益重兴大唐,安抚百姓,抗击刘知远。”耶律德光敷衍了事,杜重威只得接旨。
耶律德光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自己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离开开封北行。一路上看到荒凉景象,对蕃汉群臣说,破败到这个地步,都是赵延寿的罪过,又指一个汉奸张砺说,你也有一份。
耶律德光被迫退出,杀人泄忿,路过相州,屠相州城,城中男子被杀,妇女被掳,婴儿被掷入空中,用刀尖承接,作为行乐。事后查点,凡死十余万人。
耶律德光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得出所谓三失:第一个过失,是让各道搜刮百姓钱财;第二个过失,是命令契丹兵打草谷扰民;第三个过失,是没有早点派节度使们回去治理各镇。正是由于这三个过失,才让他失去了人心,使得中原人投降了他,又背叛了他。
耶律德光此次南征,大张旗鼓地进驻汴梁,处处顺手,事事如愿,已经让他有些得意忘形,本想久居中原,偏偏进入汴梁后形势急转直下,烽烟四起警报频传,一日也不得安宁,因此由愤生悔,由悔生忧,最后竟然郁郁成疾,在军营中一病不起,走到栾城今河北栾城东时,已经是浑身燥热,周身不适,勉强走到杀胡林,病情急剧恶化,便问随行的冯道到了什么地方。
冯道说他们已经到了杀胡林。
耶律德光似乎有所预感,追问道:“为什么要叫杀胡林这个名字呢?”
冯道回答:“这个地方本来叫孤林,唐朝的时候,唐军同突厥在这里决战,唐兵大获全胜,杀死胡人无数,所以称为杀胡林。”
“杀胡林?原来是杀外族的旧地?”耶律德光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天灭我也!”
当天晚上,耶律德光死在军营之中,年仅四十五岁,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却说述律太后远在辽国都城上京,获报耶律德光病危。她令人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难坏了伴驾的文武大臣,当时正是炎夏,保存尸体谈何容易。
正在文武大臣和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厨师魏三刀建议把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羓”。“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腊肉。这样就能运回去了。“羓”是什么呢?原来,北方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有时杀了一头牛或一只羊,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这个主意一出,虽然有把耶律德光当牲畜处理的意思,但无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医们也只好照厨师的意见办,不过,用耶律德光尸体做成的“羓”,就不是一般的“羓”,而是“帝羓”。
于是由这位厨师主刀,剖开耶律德光的肚子,掏尽内脏,包上盐巴,让尸体脱水,按现代说法,就是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制成一具木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