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商人把赚来的钱都留下,只进不出,这样咱们不是更有钱吗?”高郁又给他出了个“楚币专用”的主意,就是来楚国做生意的商人必须用楚币,其他外币一概不认。而楚币就是用铅铁铸的钱,其本身几乎没有价值。这样一来,楚币很快流通了起来。商人赚的是楚币,回国后就是废铁,那些来楚国做生意的商人,只能在楚国境内将钱用完,或者是换成商品再销到别的地方,于是楚国更加富饶了。
看到马殷有钱,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很不爽,于是他屯兵汉口,拦截马殷的贡使。马殷没想到小小的荆南,沉了成大帅,却又浮出个高大帅,一样地惹人厌,大怒,命大将许德勋率水军征讨。见马木匠根本不尿自己,而自己的干爷爷朱温与河东李氏激战正酣,高季兴立刻就怂了,忙遣使求和,马殷看在朱温的面子上,只得见好就收。
907年,中原改朝换代,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马殷遣使纳贡。看到自己鞭长莫及的马殷这么识相,朱老三也不吝封赏,给马木匠戴上了侍中兼中书令的官帽,爵封楚王。三年后,马殷的统治更加稳固了,马木匠的心不知不觉有点儿发飘。就请求开天策府,置办官属。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时玩过的调调,马木匠这是什么意思?也许朱温读的书不多,也许他根本顾不过来,大笔一挥,同意!不久,马殷正式就任天策上将军。
两年后朱温又封马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还特意让他担任洪、鄂四面行营都统。这里面似乎有点玄机,洪鄂等州当时还在杨家手里,马殷要想名至实归,只有武力夺取。朱温发布这样的命令,是有意挑逗马殷,还是准备对淮南动武?可惜不久他就惨死在儿子手里,这个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唐庄宗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马殷命儿子马希范入京朝贡,并上缴后梁所授予的都统印信,表明自己与后梁彻底划清界限,从此一门心思跟着李天下混。李存勖一高兴,让马殷兼任尚书令。一个当年有上顿没下顿的穷木匠,在乱世中豪赌一把,居然将代表封建王朝最高官职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兼了个遍,不能不说是个奇葩!
马殷没高兴多久,李存勖平定前蜀的消息传来。难道李天下真的想一统天下?他今天能平蜀,明天就能灭楚,是不是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马殷决定以退为进,上表朝廷请求致仕。对于这位从来没有到过朝廷上过一天班的相公,朝廷很快给出了答复,“不允”!李存勖读出了马殷的低调,暂时放过了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急于安定天下的李嗣源更加照顾老同志,直接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王与楚国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从理论上说,楚王只是领受爵??而无治理权,楚国王则是楚地上大小通吃的土皇帝。
马殷为了弥补早年生活困苦的遗憾,走上小康之路后,前后生了30多个儿子。面对如此多的后代,马殷突发奇想,在临终前为儿子们定了个刚性规矩,让楚国的继承权兄终弟及,马殷还在家族祠堂放置一把宝剑,庄严地宣布:“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用此剑杀了他!”
中国历史上帝王传承制度通常都是嫡长子继承制。马殷为何标新立异推行兄弟相继制?这可能是马殷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之举。马殷晚年,次子马希声凭借其母亲袁德妃得宠而掌握了军政大权。而长子马希振虽有贤名,却过于懦弱。如果依照传统模式由长子马希振继位,次子马希声极有可能篡权夺位,引发内乱。如果指定次子马希声作为接班人,又将招致长子马希振及其他与马希声不和的儿子不满,同样可能引发冲突。所以,马殷采取兄弟相继的传承模式,让儿子们按长幼顺序都有机会过把帝王瘾,或许能够避免儿子们为争位而走极端。
酒囊饭袋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讥讽那些只知享受,不思进取的人。因为马殷生活奢华,加上他身体肥胖,人都说他是个“酒囊饭袋”。其实能够从木匠到当上楚王,马殷还是有点能力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殷一死,掌握军政大权的马希声就派遣使者前往后唐,请求朝廷把马殷的职位传给马希声。后唐顺水推舟,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按照马殷遗嘱本来应该成为接班人的马希振,还没上位就被弟弟马希声取而代之,只好出家当了道士。也就是说,马殷临终前立下的规矩,一开始就被马希声破坏了。
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嗜好吃鸡,很是羡慕。等到他夺位成功后,,每天要杀五十只鸡供其食用杀五十只鸡供膳食之用大约对马殷未指定他为接班人心怀怨恨,马希声服丧期间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长兴二年(931年)十二月初七日,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马希声顿时吃下数盘鸡汤,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阮藉居丧吃蒸小猪;哪一代没有‘贤人’啊!”
从小在富贵窝里长大的马希声一朝大权在握,就看不上父亲的旧臣了。对于权利欲和才能都非常出色的佐命功臣高郁尤其看不上,就设计陷害并杀死了高郁。
马希声贪婪凶残。一位卖犀带的商人,有一条价值百万的犀带,能昼夜发光,照亮整个房子。马希声为得到犀带,竟杀人夺物。
不知道是不是恶有恶报,马希声上位第三年就病死了。弟希范向唐报丧,唐主准令袭职。
马希范与马希声同日所生,马希声的母亲是袁德妃,马希范的母亲为陈氏。马殷在世时,袁德妃因长得漂亮极受马殷宠爱,而陈夫人则地位较低。马希范怨恨马希声先立为王而不辞让,所以上位后对袁德妃很不礼貌,对马希声的同母弟马希旺也横竖看不顺眼,后来不仅解除了马希旺的职务,还将他排除出兄弟之列。马希范的另一位异母弟马希杲,是马殷的华夫人所生,先后在桂州和朗州任职,深得民心,也遭马希范猜忌,后派人将其毒杀。
马希范在位15年,由于有其妻彭氏监督,还算有点成就。马希范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老婆。在彭氏的监督下,马希范有两项成就获得了后世的肯定:一是平定了湘西少数民族叛乱,然后订立盟约,实行羁縻政策。二是模仿唐太宗设天策府,任用僚属十八人为学士,促进了文化发展。然而彭氏去世后,马希范便昼聚狎客,夜罗美女,后宫多至数百人,尚嫌不足,甚至先王妾媵也多加无礼。
为摆阔气,马希范在长沙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之能事。由于大肆挥霍,渐渐坐吃山空。财政出现了紧张,马希范便加重百姓赋税,甚至卖官卖爵。隐士戴偃作诗讥讽朝廷奢侈浪费,马希范下令将他囚禁起来。学士拓跋恒上书劝谏减轻赋税,马希范火冒三丈,宣布终身不予召见。朝廷官员谭进峰、谭进鸿、谭进颇三兄弟,因父亲去世请求回家奔丧,马希范不予批准。谭进颇一气之下擅自回家,马希范竟以“罪同叛逆”为名派兵追杀。
有个商人的妻子长得漂亮,马希范杀死她的丈夫后要占有她,商人妻发誓不受玷辱,于是上吊自杀。希范毫不知悔,肆淫如故,尝语左右道:“我闻轩辕御五百妇女乃得升天,我亦将为轩辕氏呢?”果然贪欢成痨,一病不起。濒危时召入
看到马殷有钱,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很不爽,于是他屯兵汉口,拦截马殷的贡使。马殷没想到小小的荆南,沉了成大帅,却又浮出个高大帅,一样地惹人厌,大怒,命大将许德勋率水军征讨。见马木匠根本不尿自己,而自己的干爷爷朱温与河东李氏激战正酣,高季兴立刻就怂了,忙遣使求和,马殷看在朱温的面子上,只得见好就收。
907年,中原改朝换代,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马殷遣使纳贡。看到自己鞭长莫及的马殷这么识相,朱老三也不吝封赏,给马木匠戴上了侍中兼中书令的官帽,爵封楚王。三年后,马殷的统治更加稳固了,马木匠的心不知不觉有点儿发飘。就请求开天策府,置办官属。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时玩过的调调,马木匠这是什么意思?也许朱温读的书不多,也许他根本顾不过来,大笔一挥,同意!不久,马殷正式就任天策上将军。
两年后朱温又封马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还特意让他担任洪、鄂四面行营都统。这里面似乎有点玄机,洪鄂等州当时还在杨家手里,马殷要想名至实归,只有武力夺取。朱温发布这样的命令,是有意挑逗马殷,还是准备对淮南动武?可惜不久他就惨死在儿子手里,这个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唐庄宗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马殷命儿子马希范入京朝贡,并上缴后梁所授予的都统印信,表明自己与后梁彻底划清界限,从此一门心思跟着李天下混。李存勖一高兴,让马殷兼任尚书令。一个当年有上顿没下顿的穷木匠,在乱世中豪赌一把,居然将代表封建王朝最高官职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兼了个遍,不能不说是个奇葩!
马殷没高兴多久,李存勖平定前蜀的消息传来。难道李天下真的想一统天下?他今天能平蜀,明天就能灭楚,是不是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马殷决定以退为进,上表朝廷请求致仕。对于这位从来没有到过朝廷上过一天班的相公,朝廷很快给出了答复,“不允”!李存勖读出了马殷的低调,暂时放过了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急于安定天下的李嗣源更加照顾老同志,直接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王与楚国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从理论上说,楚王只是领受爵??而无治理权,楚国王则是楚地上大小通吃的土皇帝。
马殷为了弥补早年生活困苦的遗憾,走上小康之路后,前后生了30多个儿子。面对如此多的后代,马殷突发奇想,在临终前为儿子们定了个刚性规矩,让楚国的继承权兄终弟及,马殷还在家族祠堂放置一把宝剑,庄严地宣布:“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用此剑杀了他!”
中国历史上帝王传承制度通常都是嫡长子继承制。马殷为何标新立异推行兄弟相继制?这可能是马殷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之举。马殷晚年,次子马希声凭借其母亲袁德妃得宠而掌握了军政大权。而长子马希振虽有贤名,却过于懦弱。如果依照传统模式由长子马希振继位,次子马希声极有可能篡权夺位,引发内乱。如果指定次子马希声作为接班人,又将招致长子马希振及其他与马希声不和的儿子不满,同样可能引发冲突。所以,马殷采取兄弟相继的传承模式,让儿子们按长幼顺序都有机会过把帝王瘾,或许能够避免儿子们为争位而走极端。
酒囊饭袋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讥讽那些只知享受,不思进取的人。因为马殷生活奢华,加上他身体肥胖,人都说他是个“酒囊饭袋”。其实能够从木匠到当上楚王,马殷还是有点能力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殷一死,掌握军政大权的马希声就派遣使者前往后唐,请求朝廷把马殷的职位传给马希声。后唐顺水推舟,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按照马殷遗嘱本来应该成为接班人的马希振,还没上位就被弟弟马希声取而代之,只好出家当了道士。也就是说,马殷临终前立下的规矩,一开始就被马希声破坏了。
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嗜好吃鸡,很是羡慕。等到他夺位成功后,,每天要杀五十只鸡供其食用杀五十只鸡供膳食之用大约对马殷未指定他为接班人心怀怨恨,马希声服丧期间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长兴二年(931年)十二月初七日,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马希声顿时吃下数盘鸡汤,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阮藉居丧吃蒸小猪;哪一代没有‘贤人’啊!”
从小在富贵窝里长大的马希声一朝大权在握,就看不上父亲的旧臣了。对于权利欲和才能都非常出色的佐命功臣高郁尤其看不上,就设计陷害并杀死了高郁。
马希声贪婪凶残。一位卖犀带的商人,有一条价值百万的犀带,能昼夜发光,照亮整个房子。马希声为得到犀带,竟杀人夺物。
不知道是不是恶有恶报,马希声上位第三年就病死了。弟希范向唐报丧,唐主准令袭职。
马希范与马希声同日所生,马希声的母亲是袁德妃,马希范的母亲为陈氏。马殷在世时,袁德妃因长得漂亮极受马殷宠爱,而陈夫人则地位较低。马希范怨恨马希声先立为王而不辞让,所以上位后对袁德妃很不礼貌,对马希声的同母弟马希旺也横竖看不顺眼,后来不仅解除了马希旺的职务,还将他排除出兄弟之列。马希范的另一位异母弟马希杲,是马殷的华夫人所生,先后在桂州和朗州任职,深得民心,也遭马希范猜忌,后派人将其毒杀。
马希范在位15年,由于有其妻彭氏监督,还算有点成就。马希范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老婆。在彭氏的监督下,马希范有两项成就获得了后世的肯定:一是平定了湘西少数民族叛乱,然后订立盟约,实行羁縻政策。二是模仿唐太宗设天策府,任用僚属十八人为学士,促进了文化发展。然而彭氏去世后,马希范便昼聚狎客,夜罗美女,后宫多至数百人,尚嫌不足,甚至先王妾媵也多加无礼。
为摆阔气,马希范在长沙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之能事。由于大肆挥霍,渐渐坐吃山空。财政出现了紧张,马希范便加重百姓赋税,甚至卖官卖爵。隐士戴偃作诗讥讽朝廷奢侈浪费,马希范下令将他囚禁起来。学士拓跋恒上书劝谏减轻赋税,马希范火冒三丈,宣布终身不予召见。朝廷官员谭进峰、谭进鸿、谭进颇三兄弟,因父亲去世请求回家奔丧,马希范不予批准。谭进颇一气之下擅自回家,马希范竟以“罪同叛逆”为名派兵追杀。
有个商人的妻子长得漂亮,马希范杀死她的丈夫后要占有她,商人妻发誓不受玷辱,于是上吊自杀。希范毫不知悔,肆淫如故,尝语左右道:“我闻轩辕御五百妇女乃得升天,我亦将为轩辕氏呢?”果然贪欢成痨,一病不起。濒危时召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