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人开始秘密串联,然后在留从效家里聚齐,一顿小酒喝起,众人纷纷吐露心声,表示愿意杀贼立功。留从效点了点人头,一共是52条好汉。留从效知道干这种事宜早宜不迟,一旦有人从席上离去,保不齐会变卦,于是,他提议,择日不如撞日,杀贼立功就在今晚。众人酒精上头、热血澎湃,自然无不允诺。最后,由壮士陈洪进带头,大家连夜越墙而入,直接闯进黄府,将还在熟睡的黄绍颇拎将起来,一刀两断。另一头的留从效则来到王延政之侄王继勋的藏身之处,恭请这位硕果仅存的王氏宗子出面主持泉州军府事,好与占据福建南平的建州军相响应。
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哥儿仨也没客气,一律自署平贼统军使,实际上掌握了泉州大权。
却说福州归于南唐,闽主王延政向邵武发兵。查文徽道:“邵武重地乃我军后路,必由大将镇守。”
大将臧循道:“元帅赐我精兵五千屯兵邵武,闽兵一定无功而返。”
“好!”查文徽道:“本帅就点五千精兵与你,臧将军务必依险而守。”臧循领得帅令,便点五千精兵据守邵武去了。
数日后王延政率两万兵马来至邵武,远远望去山丘之中有一大寨,三面皆有丘陵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延政道:“此寨依山而立,不可强攻。孤王欲翻山而入绕寨之后。”即命大将张汉卿点三千兵马为先锋进入山林。这森林山势不高,却密林阴森,闽卒忽见一碑,上刻三字“霾风岭”。
张汉卿来到霾风岭上,环顾四周草木丰茂,枝藤盘绕死气沉沉,唯有依稀溪流之声。
闽军再往深去,只见青雾弥漫瘴气袭人,且闷热难耐,寻找多时却无翻山之路,而士卒大多呕吐头晕,马匹也停止不前。张汉卿觉得山中瘴气太重,便去求见王延政。王延政只好退出山林。
这时忽闻有人唱道:“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王延政远远望去,见见一个老樵夫在背柴吟唱。王延政与几个护卫催马赶上老樵夫,喊道:“老人家慢走!”
老樵夫转身问道:“军爷有何事?”
王延政下马施礼,言道:“敢问老人家这霾风岭可有上山之路?”
老樵夫道:“霾风岭林木繁密,瘴气阴潮,野兽尚不能生,何况常人?”
“莫非此岭无路可走?”王延政问道。
“有个小山路,只是艰辛异常。”樵夫道。
王延政道:“老人家速速讲来,莫说艰辛异常,就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惧?”
樵夫道:“霾风岭山腰之处有一小路狭窄崎岖,只可人过,不能马行。一路之上瘴气阻隔,将士用尿布遮面方可无恙。”
王延政大喜,即刻传令,命骑兵守营步兵入林。老樵夫领路来到一条小径,其中藤叶交织错综复杂。樵夫道:“前面便是小路,请军爷以尿布遮面。”众人遂用尿布遮面而行。
万余名闽国将士一字排开,行有半个时辰,忽然眼前顿时开朗,只见碧日当空瘴气散尽。王延政往山坡之下看去,正是南唐大寨。南唐兵马依仗邵武天险,在寨中自是悠然自得。王延政一声令下,顷刻间火弩冲天杀声漫山,闽兵顺山坡一冲而下,南唐营寨大乱。
南唐大将臧循正在中军酣睡,一个校尉来报:“大事不妙,闽兵绕霾风岭劫杀后营。”臧循一听如同五雷轰顶,赶忙顶盔披甲出营上马。
臧循往后营来救,闽将张汉卿迎面冲来,顺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