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王居敏、司徒诩因病告假已过半年,岂与从荣同谋?为政宜尚宽大,不宜株连无辜!”



弘昭尚不肯从,冯赟却赞同道议,与弘昭力争,乃止诛高辇一人。刘陟、王说也得免死,长流远方。还是冯道仁慈!



秦王既诛,明宗病症愈重,不能言语。冯赟与康义诚联名请奏花见羞速立许王李从益为太子,花见羞心怀迟疑,暗想若保皇儿登基并非冯赟与几个禁军统领可定,还需百官辅佐,百官之首乃是丞相冯道,遂令人召冯道入宫。



冯道来至宫中,一见花见羞赶忙伏地跪拜,花见羞令人赐坐一侧。对冯道说:“圣上卧病难言,只恐天命将终,立储大事,丞相有何高见?”



冯道曰:“皇上万福,定可治愈顽疾延续天命。”



花见羞怒道:“冯可道,休要在本宫面前装聋作哑,皇上天命已尽,汝为人臣,难道只求自保,不肯为本宫做主?”



冯道慌忙跪地叩头道:“立太子乃是大事,臣若实言相告,只恐娘娘动怒。”



“恕你无罪,尽管讲来。”花见羞道。



冯道言:“臣以为宋王从厚可立储君,而许王从益不可为储。”



“这是为何?”花见羞问。



冯道言:“当初安重诲为相时,曾言潞王李从珂早晚必反。若立许王为君,乃是废长立幼,宋王李从厚必然不服,反会响应潞王一同谋反。娘娘孤儿寡母何以拒之?若让位宋王,则李从珂必以养子夺嫡,与宋王共争天下。娘娘不仅恪守礼法,又置身事外,富贵自可保之。”冯道所言确是金玉良言,皇位虽好,哪有性命重要?



花见羞顿然大悟,将冯道请入座上,谢道:“多蒙丞相赐教,本宫浑然大悟。”冯道连连称罪,躲出宫去。



时隔六日,李嗣源驾崩于兴圣宫,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明宗圣德皇帝。花见羞以宋王李从厚为长,请曹皇后降懿旨传位于李从厚。李从厚乃明宗第三子,史称愍帝。李从厚在明宗灵前即位,将明宗葬于徽陵,尊曹皇后为皇太后,花见羞为太妃,改年号应顺,大赦天下。



李从厚即位后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政务,并召翰林学士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他虽欲励精图治,但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 当时,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安彦威、张从宾外调为节度使,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李从厚虽然不悦,却也无可奈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4/4)

章节目录

隋唐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隋唐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