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准备做泰山。刘隐的迎娶队伍水陆并进颇为壮观。大军吹吹打打地进了端州城,谁也没注意队伍中暗藏的甲兵与武器。



就在谭家人欢天喜地地吃喝庆祝之时,洞房内的刘隐一声呼哨,封州军拽出兵刃见人就砍,一下子杀得端州城人头滚滚,谭弘玘瞬间变成东床快婿的刀下之鬼,谭大小姐同时被杀,可怜可怜!



杀掉老丈人的刘隐一不做二不休,一面封锁端州城,一面连夜率军杀向广州。此时身在广州的卢琚满心欢喜,毕竟战友老谭喜得佳婿,自己一方的实力看涨。可是卢琚没有高兴太久,刘隐大军冲入广州,自然少不了一番杀伐劫掠,卢琚也悲催地跟随谭弘玘而去刘隐迅速稳定局势,然后亲自带队迎接仍在五岭转悠的李知柔。



见到一脸恭敬的刘隐,李知柔如同中了六合彩一样,高兴地拉住小伙子的手问东问西,听刘隐说了一大堆诛杀谭、卢二贼,誓死报效朝廷的官话后,李知柔频频点头,立即上表朝廷任命刘隐为清海军行军司马。从此,刘隐逐渐地掌握了清海军的实际军权。



成为清海军的行军司马后,刘隐依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平时注意捧着李知柔,处处维护李知柔的尊荣体面,李知柔对刘隐也颇为倚重,双方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公元900年,曾两度为相,因不肯党附朱温而遭排挤的名臣徐彦若,接替驾鹤西游的李知柔出掌清海军。垂垂老矣的徐彦若上表请封刘隐为清海军节度副使,将军政大权悉数交到刘隐手里。



第二年,壮志难酬的徐彦若就死了,临终前上表朝廷请求让刘隐当清海军节度留后。就这样,还不到而立之年,刘隐离真正的天南之主就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唐室不甘心将清海军交给地方大佬,又派出身博陵崔氏的兵部尚书崔远担任清海军节度使。



消息传来,刘隐对朝廷非常失望,决定将崔远拒之门外。刘隐派出了多个工作组,潜行至崔远的南下要道散布谣言,说什么岭南不服王化,多瘴疠盗匪,而且刘留后不好相与崔远听说后生怕强龙难压地头蛇,于是滞留不进,朝廷没办法,只好收回成命。不过崔远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几年后朱温篡唐,朱温的亲信李振为报自己多年受到名门望族打压的夙怨,唆使朱温将崔远等清流大臣诛杀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然后投入黄河之中秒变浊流,算是满足了自己报复社会的恶趣味,也给了腐朽没落的士族制度最后一击。此后,唐廷再也顾不上清海军了。



刘隐一时等不来朝廷的正式任命,只能在留后的岗位上再留几天。直到公元904年,刘隐看出朱温的势头越来越好,决定要烧烧热炕,于是派使者携带重礼面见朱温,请朱三哥为自己主持公道。朱温对于这个远在天边的青年才俊并不熟悉,不过看在丰厚礼品的份上,就代为奏请朝廷,正式册命刘隐为清海军节度使,总领岭南地区的军政要务。



自从搭上朱温这条线后,刘隐很识时务地加入了劝进队伍,这让朱三哥非常高兴。作为投桃报李,朱温于公元907年篡位后,不断地给刘隐加官晋爵,什么检校太尉、侍中的头衔一股脑地砸来,搞得刘小哥头上的帽子越来越多,甚至还捞到顶彭城郡王的王冠。



刘隐杀死老丈人和未婚妻,以后谁也不敢嫁给他了,他死后也没有孩子,身为刘谦庶子的刘岩便继承了哥哥节度使的位置,梁王朱温加封他为大彭郡王,可他对这个封号非常不满,遂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广州称帝,因其姓刘,故以汉为国号,史称南汉。追尊刘安仁为文皇帝,其父刘谦为圣武皇帝,其兄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



刘岩称帝8年后改名刘陟,第九年宫中出现“祥瑞”,说是有一条白龙出现在南宫三清殿,为印证白龙出现的祥瑞。刘岩改年号为白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隋唐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隋唐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