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王建读李克用之信,知其并无称帝之意,便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自立之事。王建将晋王书信传于众人观看,幕僚韦庄道:“岂不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千岁乃唐室忠臣,如今李唐社稷失传,千岁正可借此时机称帝。”



幕僚冯涓道:“如今朱梁篡唐,李唐宗室尚存,千岁自立称帝为时过早,当以蜀王之名代行天子之事,望千岁三思。”



韦庄道:“冯先生多虑了,昔日汉昭烈帝刘备以两川为基,称帝于蜀。如今蜀王亦可效仿前人,在蜀中即位。唐室虽有族裔,蜀王可哀哭唐帝三日,以示忠节。”王建以为韦庄之策可行,便着令成都百姓先为唐天子戴孝,再自立称帝。



于是王建率万余名官吏臣民在成都城外,向东而跪哭悼唐哀帝三日。公元九零七年,后梁开平元年,王建于成都称帝即位,定国号为蜀,改元武成,于南郊祭天,大赦天下,谥为高祖。



王建称帝后善待文士,身边侍从认为他礼遇太过。王建道:“你们知道什么,我以前在神策军时,负责宫中守卫,看到唐朝皇帝对待翰林学士的态度比一般的朋友关系还要亲密,如今的我对待文士只是唐朝皇帝的百分之一,又怎么能说过分呢!”



王建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迷信生肖。这跟现在酷爱星座占卜的年轻人有得一比。



王建生于丁卯年,属兔。他称帝后为了应验“兔子上金床”的谶语,专门用金子装饰自己的皇座,而且经常对左右说:“朕坐此座,以金德承继唐朝,天下谁敢不服?”外地的人听说后都讥笑他。



王建称帝后,韦庄被委任为前蜀宰相。前蜀的制度,基本是他制定的。而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希望在乱世中保持稳定,使百姓免于离乱的痛苦,所以他总是劝阻王建不要介入中原的战争。



韦庄有一个宠姬,资质艳丽,善长作词,跟随韦庄多年。王建听说后,“强夺之”。韦庄很郁闷,但又没办法,只能写词寄托伤情。这些词“流传入宫,姬闻之,不食而死”。



公元910年,韦庄在成都病逝,享年75岁。这是后话.



却说李茂贞见王建称帝,虽然也想这样做,但因为自己的地盘狭小,兵力虚弱,迟迟不敢称帝,只是一切的言行举止,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分别。



据史籍记载,李茂贞在岐期间,性格宽厚,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有人诬告部将符昭谋反,李茂贞就亲自去符昭家,屏退左右随从,在符昭家安稳熟睡了一晚上才回去,以生命去赌符昭不会谋反,以示自己相信符昭;当兵的有打斗事件发生,李茂贞就让打输的士兵去打赢的士兵家里吃一顿饭,两不相帮又两不相欠,所以人心皆服。同时,李茂贞尤善事母,他的母亲去世之时,嚎啕大哭差点丢了性命,闻者皆嘉之。



总之,称王称帝事在人为,若人无其志,所求非此,就是有再大的地盘,再大的权势,他也不会这么做。虽然李茂贞没有称帝,但是开府置官属,出入拟天子,荣华富贵极矣。



公元899年六月,李罕之眼睛看不到东西,朱温任命他为河阳节度使;李罕之走到怀州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他儿子李颢用船将他灵柩送回,埋葬于河阴县。



朱全忠任命丁会为昭义留后,丁会怕朱全忠猜忌,于是常年称病。904年,朱全忠杀害唐昭宗,准备自立为帝,任命丁会为昭义军节度使,可是丁会却率三军为唐昭宗发哀,转而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请降。李克用召丁会来太原,赐给他上等府第,位列诸将之上。改派二太保李嗣昭与九太保李存审镇守潞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隋唐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隋唐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