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宜公主和驸马杨洄自告奋勇地充当了她的帮凶,他们像狗一样,整天去嗅太子李瑛身上的“异味”,尤其是驸马杨洄,把这件事情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也许是同命相怜,也许是志趣相投,李瑛、李瑶、李琚三人成了密友,经常在一起谈论事情。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向武惠妃汇报:太子最近和鄂王光王过从甚密,三人经常在一起说皇上的坏话。



武惠妃立即去见唐玄宗,哭了个梨花带雨,哭了个肝肠寸断,说太子与李瑶、李琚三人嫉妒她得宠,要为他们的母亲报仇。他们还说了很多皇上的坏话,很恶毒,恶毒得她都不敢说!



唐玄宗听后大怒,脑海里立即冒出一个念头,就是要废掉太子。第二天跟宰相张九龄商议,张九龄马上反对。他说:



这么大的事,皇上你不要乱来,弄得不好后果很严重,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日受圣训,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草率决定废立之事,势必铸成大错,何况太子乃天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如果一心想废太子,臣绝不奉诏!



唐玄宗这时候虽然被感情左右,但废立太子确实是国家大事,没有宰相认可,他也不能霸王硬上弓。



除了张九龄,力保太子的还有不少大臣,这反而使唐玄宗产生了恐惧:这么多人和太子搞在一起,对皇权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吗?



张九龄退休后,李林甫上位。唐玄宗当初想任命他为宰相时,遭到张九龄的反对,李林甫对他恨之入骨。



李林甫看见武惠妃得宠,便时常在她面前说李瑁的好话,表示要助她一臂之力,“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这个寿王,也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



武惠妃一看机会到了,于是假传圣旨,告诉太子三人宫中有贼,需要他们前去救驾。三个傻小子毫不怀疑其中有诈,拿起兵器就到宫里去了。



然后武惠妃又向皇帝哭诉道:“太子与鄂王、光王三人谋反,现在都拿着武器进宫了。”



唐玄宗立即派人去看,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他马上去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外人无权干预,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这话可谓阴险之极,因为他明白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句看似没有态度的表态,直接把三王推向了断头台。



唐玄宗当即宣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



半个月后,被废为庶人的李瑛兄弟仨,被同一天赐死在长安城东的一家驿站。



虽然害死了太子李瑛等人,不过武惠妃的计划并没有实现。也许是做贼心虚,武惠妃害死三人后,疑神疑鬼,惊惧成疾,居然一病不起,当年就一命呜呼了。



与武则天相比,武惠妃各方面条件都不差,要颜值有颜值,要心机有心机,唯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人家武则天亲手掐死了亲生女儿,晚上也没做噩梦。



女人要想成为人上人,心理素质要过关。



武惠妃一死,有两个人最伤心,一个是玄宗,一个是李瑁。



玄宗是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美人死了,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者,空虚寂寞冷。



李瑁是自怨自艾,忧心忡忡,武惠妃是他最大的政治依靠,武惠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隋唐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隋唐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