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被降职离开京城,外放到地方任职,此后终生也不能升入三品官行列了。



因为一口美味,本来前程似锦的张衡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丧失了提拔的机会。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立刻让冯小宝当上了洛阳名刹白马寺的主持。并且随便出入后宫,又赐给他薛姓,把他的名字改为“怀义”。薛怀义凭着过人的聪明,加上当年的感情,很得武则天的爱惜。因为督建万象神宫有功,薛怀义被擢升为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后来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领军队远征突厥。



不久御医沈南蓼也成为武则天的新宠,薛怀义出于嫉妒,一把火烧掉了耗资巨万的万象神宫,武则天不予追究。以后薛怀义日益骄横,武则天不得不叫人将他暗杀。薛怀义死后,七十多岁的武则天又陷入到寂寥烦闷之中,她变得喜怒无常脾气暴躁。



有其母必有其女,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公开包养男宠,还相继与胡僧惠范、宰相崔湜、司礼丞高戬私通。公主十分孝顺,她从自己的男宠中挑出两位二十多岁的少年送给母亲解闷,也就是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这两人不但聪明伶俐、通晓音律,而且面若莲花、侍寝有方,把个武则天服侍得舒舒服服身心愉悦。武则天马上给二人加官四品。从此二张俨若王侯,每天随武则天早朝,待其听政完毕后就在后宫陪侍。



作为一个女皇,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武则天畜养男宠主要是为了显示女皇的权威。二张入侍时武则天已经七十三岁,就算生活优裕,养生得法,也难使一个老妪返老还童。她这是在向众人炫耀:既然男人为帝可以有成群的嫔妃,女子登基也应该有侍奉的男宠。



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一个吹箫、一个伴舞,年过花甲的武则天被哄得高兴,竟默许二人参政。



两兄弟来到外廷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空闲的官位明码标价,靠卖官赚了一大笔银子。随后又借着自身的便利条件替文武百官们办事,只要大臣们肯拿出银两,两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以说在“拿钱办事”这方面,两兄弟颇有点“职业道德”。



某次一个姓杨的大臣打算向上爬,于是向张氏兄弟行贿,然而健忘的张易之却忘记了这家伙的名字,为了不违背“拿钱办事”的原则,张易之竟将所有姓杨的大臣都升了一级。两兄弟在朝中风头无两,甚至连李显、李旦两位皇子都想通过巴结张氏兄弟获取利益。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他的家庭并不是显赫的门第,从小,宋之问在父亲的影响下,写的文词在当时成为佳话美谈。长大后的宋之问一表人才,如果在现代应该算是帅哥。



如果你对宋之问还没啥具体印象的话,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这首小诗,诗很短,只有四句,二十字。其诗曰: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就是他写的。一句“近乡情更怯”,将游子的内心写到淋漓尽致,直到现在还常常被人引用。



宋之问考中进士的时候,正是武则天的天下。宋之问虽然有才,却是一位趋炎附势的人。当时武则天养男宠几乎是光明正大的。宋之问自认为长相还可以,再加上会作诗,也算是风流才子了。所以他便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上武则天的男宠,然后一步登天。



为了能成功当上男宠,宋之问完全丢弃了文人本该有的气节,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上厕所时,宋之问也会为其拿厕纸,并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隋唐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隋唐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