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2章 大罗八景
晦乃月之极,而月极便有阳生,四阴一阳并处,正是阐解晦阴。
姜阳听得眼眸闪亮,灵物不灵物的先放一边,光是这等论调便让他受益匪浅。
透过表象观其本质,这可不仅仅是在描绘灵物转化,而是涉及到了道统之间的隐秘关联,甚至是道之本质。
他极为感兴趣,便追问道:
“太阴、晦阴都有了,那幽阴呢?要如何转化?”
“简单。”
青禾自然是信手拈来,随口道:
“『幽阴』位处两阴交尽,《阴阳系辞》有言:祭日于若,祭月于坎,以别幽明。只需将『癸水』替换成『坎水』,得出的便是『幽阴』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