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0章 赵老七的“荷塘土特产”贺礼
前些日子,官媒已经替他前往镇北侯府提亲。
提亲过程异常顺利,镇北侯府并未因门第悬殊而刻意刁难,官媒带回的消息是侯爷和长公主已然应允,只待后续纳吉、请期等流程。
之后沈萱来信,字里行间难掩喜悦,并暗示“很快便能见面”。
只是这“很快”是多久?
张秋笙心中没底,隐隐觉得也许就在今日?
因着沈萱与谢秋芝也交好,他猜测谢秋芝或许会邀请镇北侯府的人前来赴宴。
他既忐忑又紧张,目光不时扫向村口方向。
这段时间和沈萱的“天书”往来,让他很是矛盾,觉得自己之前对谢秋芝那点朦胧的喜欢正在被沈萱的热情表白所融化和覆盖。
他唾弃自己的动摇,仿佛过去的那些细微心动都成了不堪回首的轻浮,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背弃了初衷的、品格有亏的人。
可他也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张秋笙猜得没错,镇北侯府确实收到了邀请,不过并非谢秋芝出面邀请的,而是白衡。
如今,桃源村的大事小事,白衡不仅要向沈砚汇报,也会知会沈萱。
心思极为细腻的白衡,还特意找谢里正要了正式的请帖,让东家前来吃席的时候更有由头。
沈萱收到白衡的信和请帖,立刻将“十全十美宴”之事告知了母亲昭阳长公主和祖母沈老太君。
昭阳长公主近来懒怠出门,但沈老太君却极愿意陪同孙女前来。
这段时日,她吃久了镇北侯府厨子做的罐罐药膳,胃口不佳,整个人都萎靡了不少。
连儿子沈巍都偶有暗示,若想去“乡下”静养,便派人送她前往淮月楼,反正淮月楼的菜色皆由谢夫人亲手调教,味道有九成相似。
昭阳长公主见她实在没胃口,也劝她随心,若不想奔波,可派人日日去桃源村打包合心意的吃食回来替换药膳。
沈老太君便打算趁着这“十全十美宴”又逢重阳节,去淮月楼长住一段时日,吃遍淮月楼美食。
她强忍着再喝几日药膳,便命贴身的嬷嬷收拾自己常用的衣物细软,那架势,仿佛要住上一年半载。
看着嬷嬷忙碌收拾,沈老太君心中竟生出一股罕见的、如同孩童即将出游般的兴奋之情。
偶尔甚至会想,若萱儿真嫁来这桃源村,似乎……也不是坏事,至少,她自己现在便很想住在这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辰时刚过,贵客们便开始陆续抵达。
率先而来的便是县令齐安及其众多属官,紧接着是四大学院的山长和学院的先生们。
这些人已是桃源村的常客,熟门熟路地将马车交由牛马车站安顿,自行寒暄着往宴席场地走去。
没多久,桃溪村的赵老七也带着桃溪村的理事会成员,挑着三担“礼物”前来祝贺。
赵老七是个精明的老头,这三担礼物赫然全是桃溪村荷塘的时令产物:
一担是荷塘尾声时采摘的最后一批饱满莲蓬。
一担是刚从水下挖出的鲜嫩莲藕。
还有一担则是荷塘混养的肥美鲜鱼。
谢里正迎上去,看着这三担“土特产”,不由得打趣道:
“好你个赵老七!
你这贺礼倒是省事,直接从你家荷塘里现捞现挖啊!
”
赵老七嘿嘿一笑,捋着胡子“狡辩”道:
“哎哟我的谢老哥!
你这话可不对!
这可都是我们桃溪村的‘精华’!
你瞧瞧这莲蓬,多饱满!
这藕,多水灵!
这鱼,多肥美!
都是最新鲜的好东西,城里想买都买不着呢!
礼轻情意重嘛,咱们两村一家亲,还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
”
他那副理直气壮又带着点小得意的模样,活像个欠揍的老顽童。
谢里正被他逗乐了,无奈地笑着摇头,让后勤队的妇人们先把这三担特殊的“贺礼”收下,心里却暗自盘算:
提亲过程异常顺利,镇北侯府并未因门第悬殊而刻意刁难,官媒带回的消息是侯爷和长公主已然应允,只待后续纳吉、请期等流程。
之后沈萱来信,字里行间难掩喜悦,并暗示“很快便能见面”。
只是这“很快”是多久?
张秋笙心中没底,隐隐觉得也许就在今日?
因着沈萱与谢秋芝也交好,他猜测谢秋芝或许会邀请镇北侯府的人前来赴宴。
他既忐忑又紧张,目光不时扫向村口方向。
这段时间和沈萱的“天书”往来,让他很是矛盾,觉得自己之前对谢秋芝那点朦胧的喜欢正在被沈萱的热情表白所融化和覆盖。
他唾弃自己的动摇,仿佛过去的那些细微心动都成了不堪回首的轻浮,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背弃了初衷的、品格有亏的人。
可他也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张秋笙猜得没错,镇北侯府确实收到了邀请,不过并非谢秋芝出面邀请的,而是白衡。
如今,桃源村的大事小事,白衡不仅要向沈砚汇报,也会知会沈萱。
心思极为细腻的白衡,还特意找谢里正要了正式的请帖,让东家前来吃席的时候更有由头。
沈萱收到白衡的信和请帖,立刻将“十全十美宴”之事告知了母亲昭阳长公主和祖母沈老太君。
昭阳长公主近来懒怠出门,但沈老太君却极愿意陪同孙女前来。
这段时日,她吃久了镇北侯府厨子做的罐罐药膳,胃口不佳,整个人都萎靡了不少。
连儿子沈巍都偶有暗示,若想去“乡下”静养,便派人送她前往淮月楼,反正淮月楼的菜色皆由谢夫人亲手调教,味道有九成相似。
昭阳长公主见她实在没胃口,也劝她随心,若不想奔波,可派人日日去桃源村打包合心意的吃食回来替换药膳。
沈老太君便打算趁着这“十全十美宴”又逢重阳节,去淮月楼长住一段时日,吃遍淮月楼美食。
她强忍着再喝几日药膳,便命贴身的嬷嬷收拾自己常用的衣物细软,那架势,仿佛要住上一年半载。
看着嬷嬷忙碌收拾,沈老太君心中竟生出一股罕见的、如同孩童即将出游般的兴奋之情。
偶尔甚至会想,若萱儿真嫁来这桃源村,似乎……也不是坏事,至少,她自己现在便很想住在这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辰时刚过,贵客们便开始陆续抵达。
率先而来的便是县令齐安及其众多属官,紧接着是四大学院的山长和学院的先生们。
这些人已是桃源村的常客,熟门熟路地将马车交由牛马车站安顿,自行寒暄着往宴席场地走去。
没多久,桃溪村的赵老七也带着桃溪村的理事会成员,挑着三担“礼物”前来祝贺。
赵老七是个精明的老头,这三担礼物赫然全是桃溪村荷塘的时令产物:
一担是荷塘尾声时采摘的最后一批饱满莲蓬。
一担是刚从水下挖出的鲜嫩莲藕。
还有一担则是荷塘混养的肥美鲜鱼。
谢里正迎上去,看着这三担“土特产”,不由得打趣道:
“好你个赵老七!
你这贺礼倒是省事,直接从你家荷塘里现捞现挖啊!
”
赵老七嘿嘿一笑,捋着胡子“狡辩”道:
“哎哟我的谢老哥!
你这话可不对!
这可都是我们桃溪村的‘精华’!
你瞧瞧这莲蓬,多饱满!
这藕,多水灵!
这鱼,多肥美!
都是最新鲜的好东西,城里想买都买不着呢!
礼轻情意重嘛,咱们两村一家亲,还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
”
他那副理直气壮又带着点小得意的模样,活像个欠揍的老顽童。
谢里正被他逗乐了,无奈地笑着摇头,让后勤队的妇人们先把这三担特殊的“贺礼”收下,心里却暗自盘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