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公作为掌事太监,心里还是那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皇上的困扰也有道理,萧世子功高盖主,实为大忌。
“那皇上不若另派良将?”公公试探着道。
“你且看朝野上的形势,便是张首辅,也不止一遍地对朕说萧世子是最合适的人选,朕能如何?”朱弘渊显得有些丧气。
“您是皇上。”刘公公轻道。
翌日早朝,朱弘渊又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问:“如今南阳府诸地匪乱形势严峻,可有哪位爱卿愿意前往平乱的?”
朝臣们俱是震惊不已,难道皇上真有旁的人选?
但想到那场酒楼前的乞丐请命,众人心里一时微妙起来。
萧墨唇角弯了弯,他又一脸平和的走上前去。
与他一同出列的还有兵部尚书任晟来,任晟来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他虽然是个兵部尚书,却远不如萧墨父子在军中有威望。
但要说能任兵部的尚书,也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然先皇便不会让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好些年。
任晟来与国公爷差不多的年岁,之前还做过对方的属下。
他原以为今日就是陪太子念书,走个过场而已,毕竟碰上战事,他一个兵部尚书不出列说不过去。
可待他站到御前,却见小皇帝一脸笑意问了那些关于平乱的详情后,却是抚掌笑道:“任爱卿真是解朕之急也
!传令下去,三日后你率十万大军前往南阳府!”
任晟来心里一惊,竟是如此!
只他也很快道:“臣领旨!”
张既明首辅胡子抖了抖,想说什么又止住了。
皇上意气风发,不愿过于依赖谁。
除了萧家,只怕对他这个首辅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但老首辅念及先皇的托负,觉得还是得在顾及小皇帝面子的情况下与他私下争取争取。
匪乱来势汹汹,对于常年只练兵不打仗的任晟来说,只怕并非易事。
不光是张首辅,原先那些赞同萧世子出京平乱的朝臣们也是面面相觑。
只是,旨意已下,首辅大人都闭了嘴,他们又能说什么呢?
萧墨默默地走回自己的位置,他原先也预料到了这一出。
皇上若是想让他去,当日消息传进宫里就应该有了决断,又何须等到今日?
对于如今的局势,他亦深感忧虑。
是以,朝臣们看到的便是这位世子爷眉心深蹙,颇不开怀的样子。
他们心里亦为之惋惜,被帝王所忌惮,这搁谁心里能好受呢?
纵然高座上那人只是个血气方刚的小皇帝,可既然是皇帝,就得维护天子的尊严,就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这位萧世子呀,只怕麻烦大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