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再者,长安以东之地,皆已为我大汉所有,纳入版图,潼关之地,又有何必要再派重兵前往驻守?”



刘备一连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眉头紧锁,仿被一团乱麻缠住了思绪。



诸葛亮接过奏书,仔细审视着其中的每一个字,那眼神似要要穿透纸面,看清萧和背后的深意。



脑海中,一幅关中加汉中的详细地图,已然悄然勾勒了出来。



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清晰可见。



“潼关,汉中,汉中……”



诸葛亮喃喃自语,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地名。



眼眸陡然一聚,似乎隐隐猜到了什么。



正当他脱口欲出,想要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时,话到嘴边,却又突然咽了回去,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



萧和明知镇守邺城的众臣之中,以他与荀彧为首,却为何要特意提醒天子,这道密奏只令他一人知晓?



这明显是不想让荀彧得知?



显然,萧和是有意不想让荀彧知晓这密奏中的内容,其中定有深意。



联想到刘禅重用北人的举动,再想到荀彧也是北人出身,亦是曹魏降臣中的一员,诸葛亮隐隐似乎猜到了萧和此举背后的深意所在。



犹豫片刻后,诸葛亮遂缓缓开口道:



“臣也想不太明白,伯温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其中深意,臣一时之间也难以揣测。”



“不过,伯温向来是算无遗策,既然他奏请陛下这么做,则定然有其道理所在,臣以为陛下不必多疑,可依计行事。”



刘备若有所悟,遂是微微点头,神色缓和了许多,紧锁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丞相言之有理,既是如此,那朕也就不再细究此事了,丞相你就照伯温所请,速速拟一道密旨给云长吧。”



诸葛亮领命。



此时,刘备的身体已然大不如前,经此一番议事之后,身子更是困倦不堪,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力。



诸葛亮见状,便奏请刘备好生休息,尔后便告退而去。



拜别刘备之后,诸葛亮离宫归府,一路上是心事重重。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前线的局势、太子的决策、萧和的密奏,以及荀彧的种种表现。



这些信息如同乱麻一般交织在一起,令让他一时难以理清头绪。



当回到相府之时,长史蒋琬与侄子诸葛恪已然等候在府中多时。



二人本打算向诸葛亮汇报政事,却一眼看出了诸葛亮似有心事。



“叔父,莫非陛下召叔父入宫,是前线出了什么事吗?”



诸葛恪素来聪慧敏锐,一眼便猜出了前线可能有要事发生。



诸葛亮却不答,只是提笔修书一封。



“元逊,你以通报京中消息为名,执此书前往长安大营交给伯温,务必亲手交到他手中。”



“你一定要给我问明伯温,太子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记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