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声令下,犹如雷霆万钧,三万魏军闻令而动,弃临晋而南下。



他们一路狂奔,迅速朝着渭水进发。



不到两日功夫,三万魏军残兵败将,便抵达了渭水北岸。



此时,渭水果然已结融解。



魏军抵达渭水后,毫不犹豫渡河,而后如潮水般进入渭口城。



渭口,乃渭水入黄河之口,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宛如一颗钉在两水之间的钮扣,坐控着两水的枢纽。



从这里向东仅仅四十里,便是声名赫赫的潼关。



潼关,作为拱卫关中第一雄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而渭口城虽规模不大,看似不起眼,却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魏军粮草转运的关键节点。



此前,这里就已屯有十余万斛粮草。



魏军退至渭口后,粮草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曹操自知渭口的重要性,即刻下达了一系列重要命令。



他首先下令征集民夫,修筑关城。



两日之内,渭口城便陷入内外一片忙碌景象。数万民夫们在魏军将官的喝斥下,日夜不停地加固渭口城。



他们搬运着石块、木材,修补着城墙的老旧之处,让原本就坚固的城墙更加坚不可摧。



同时,在渭水沿岸,魏国民夫们也在构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他们挖掘壕沟、设置障碍,仿效蒲坂防线,为魏军抵御汉军的一道工事。



除了加固城防,曹操还从武关、潼关以及长安方面,抽调了约有一万五千余人的兵力,前来增加渭口的防御力量。



这两日的时间里,渭口魏军数量迅速增加,最终达到了四万五千余人。



兵力的增强让魏军的士气复振。



曹操并未满足于此。



他最重要的一个决策,便是将压箱底的七千西凉铁骑从陇西抽调至渭口前线。



这七千凉州铁骑,当此时刻,可称魏国第一战力。



当年,曹操平定马韩等西凉十将时,收编了大量的西凉骑兵,并以他们为班底组建了这支精锐之师。



原本,这一支骑兵屯驻于凉州,肩负着防范羌人,以及南下汉中投靠张鲁的马超的重任。



羌人凶悍善战,无论谁当政都不服,屡生边患。



马超勇猛无双,在羌人中又极有号召力,一旦重入凉州,必能号召羌人群起作乱。



因此曹操为防马超,不得不将这一支骑兵,常年屯驻于凉州一线。



但如今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张鲁已受封汉中王,名义上归附了魏国。



在魏国的威慑下,张鲁自然不会允许马超率军北上入侵凉州。



故羌人的威胁,与几十万汉军相比,已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让七千铁骑屯驻凉州,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于是,曹操一道旨意传下,令张郃、夏侯霸二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