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曹操虽推行九品中正制,虽向士族下放选官之权,却还是有底线的。



底线之一就是维持汉朝的回避制度。



既地方之郡守,不能由本郡,乃至本州人氏担任。



为何?



就是为防止本地士族尾大不掉,拥有了割据州郡,不奉朝廷之命的实力。



司马懿的建言,则是要废除这回避制度,改由一郡豪姓来担当本郡太守。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太守是本郡豪族,那么当楚军来犯时,太守必会更坚决的予以抵抗。



此外,太守是本地人,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度自己家族的力量,并号召郡中其他豪姓出钱出力,不惜一切代价抵抗楚军。



如此一来,便能将该郡的抗楚潜力,挖掘到了极致。



可这也是把双刃剑。



一郡之守,本就手握大权,自己的家族又是本郡的郡望,那么他只需大笔一挥,自己的族人就能充任郡中大大小小的要害职位。



假以时日,这一郡岂非成了一姓私有?



倘若这个郡守野心膨胀,也学你曹操,想要称公称王,裂土自立,那你怎么办?



一郡如此,倘若十郡如此,乃至全国之郡皆如此,又当如何?



到时你魏廷岂非成了个空架子,政令不出邺城,你曹操岂不是步了刘协的后尘?



这便是司马懿此提议的弊端隐患所在。



“仲达这头一策倒…倒也可行,尔等再去商议商议,拟出一个各郡贤能名录呈上,朕斟酌过后,便委任他们为各郡太守吧。”



曹操只稍加权衡后,便采纳了司马懿第一条献策。



曹冲脸色一变,难以置信的看向曹操,显然没料到曹操会采纳的如此痛快。



这其中的弊端,父王你就不顾了吗?



将来地方郡守尾大不掉,形成割据自立之势,又当如何收场?



“父王——”



曹冲张口就想反对。



“父王圣明。”



曹丕却以一句恭惟,抢先一步打断曹冲,跟着说道:



“我军河南一役损兵数万,以现有之兵力,想要阻挡楚军犯我河北,着实是兵力捉襟见肘。”



“父王用仲达此计,必能诱使河北各郡豪姓,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抗击楚寇,保我大魏。”



“父王圣明也”



这一顿马屁吹捧后,曹操脸色宽慰了许多,不禁感叹还是曹丕懂自己。



曹冲则心头一震,猛的也明白了曹操的苦衷。



司马懿此策确实有弊端隐患,可现下他魏国的头等大事,乃是重整兵势,挡住楚军接下来的北伐,守住河北。



你兵力不足,怎么挡得住楚军渡河北侵?



你挡不住楚军,河北就要失陷,河北失陷则魏国必亡!



国都亡了,再去担心地方郡国尾大不掉,割据自立,又有什么意义?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