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可明智,若有朝一日,我大汉人人皆可读书明理,岂非人人如龙!”



说到这里,诸葛亮蓦然省悟了什么,心头不由一震。



尔后肃然起敬的目光望向萧和,拱手正色道:



“伯温,这你科举制和竹纸,造福的可不只是当代,而是利在千秋也!”



“此乃万世之功德也,请受亮一拜!”



诸葛亮这么一提醒,众人蓦然省悟,皆是对萧和肃然起敬。



“孔明兄言重了,什么利在千秋的,和可没想那么多。”



萧和略有些不好意思,忙是话题一转:



“孔明兄与诸位既觉着这竹纸好用,我的意思是今后可令朝廷州郡所用公文奏书,就皆以这竹纸取代简牍,以推行以纸代简,孔明兄以为如何?”



诸葛亮连连点头,将那份科举细则重新拿起:



“伯温所言亮以为可行,这科举制实施细则,我们商议的差不多了,就即刻奏请楚公颁布推行。”



“到时候,就先以纸代简来向天下颁布这科举制。”



众人皆称可行。



这时,萧和却话锋一转:



“这细则是拟好了,不过和以为,倒不必先急着推行,先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契机?



诸葛亮与众人眼神一动,未能听出萧和话外之意。



萧和却目光望向北面,意味深长道:



“我料就这几日,北方必有大变,曹贼一定会有大动作,咱们得先等等才是…”



话音未落。



诸葛均匆匆而入,一脸凝重道:



“兄长,萧军师,北方细作刚刚从邺城传回的急报。”



“曹贼已于数日前,于邺城僭越称王,自称为魏王!”



“曹贼称王当日,便向北方诸州颁布了一部选官新法,称之为《九品中正制》,要于伪魏全境推广!”



堂中立时哗然声起。



诸葛亮眉头一皱,当即令诸葛均将急报详细念出。



诸葛均便将帛书展开,当众宣读。



伪魏众臣上表,逼迫许都伪天子下诏,加封曹操为魏王,曹操进位为王当日,颁布九品中正制…



详细内情,尽数道明。



堂中愤慨骂声,立时四起。



“高祖有遗训,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曹操以一外姓之臣,称公还不够,竟然还敢僭越称王,当真是无法无天!”



“我看曹操篡汉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也!”



糜竺愤然怒斥。



众人纷纷点头,一片痛斥。



唯有萧和却神色平静,只不以为然冷笑道:



“曹贼纵容其子弑杀先帝,拥立伪帝加封其为国公时起,其篡汉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今日他进位为王,只不过是向篡位称帝的最终目标又迈出了一步而已,诸位又何必大惊小怪。”



众人一怔,恍然明悟。



诸葛亮则眼眸一亮,问道:



“伯温,你适才曾言伪魏将有大变,要我们等一个契机,莫非你已料到曹贼要在此时僭越称王?”



众人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曹贼失青徐二州,损兵十万,元气大伤,急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实力,以应对我们近在眼前的北伐。”



“此时唯有推行九品中正制,方能笼络北方士家豪姓,诱使他们倾尽全力扶保伪魏。”



“曹操自然也不可能白白让权于北方士家,他们拥护其进位为王,不过是交换条件罢了。”



萧和呷着茶,不紧不慢的将曹操骨头都剖了个清清楚楚。



众人若有所悟。



诸葛亮嘴角扬起一抹讽刺,冷笑道:



“可笑曹贼,自诩唯才是举,不问士庶,到头来却与士家豪姓彻底苟合,当真也是可笑。”



萧和话下茶杯,眼神却玩味一笑:



“孔明兄,曹贼此举,于楚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呀。”



诸葛亮眼珠一转,脸色蓦然化为惊喜。



你曹操身为外姓,损兵失地之下,都敢不要脸的僭越称王。



咱家楚公乃刘氏皇族,不久前更有收复青徐二州,大破伪魏之功。



你曹操都能称王,刘备有什么理由不称王?



你曹操推行九品中正制,为笼络北方士族之心,我刘备正好针锋相对,推出科举制,不问贵贱出身,不问士族庶民,争夺天下才俊之心!



“原来这便是伯温所说的契机呀…”



恍然明悟的诸葛亮,向众人笑道:



“诸位,伯温的意思,你们想必也都明白了。”



“那亮也不多说什么了,我们都行动起来吧,也该是扶楚公再进一步的时候了。”



在场庞统,鲁肃众人,哪个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