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的大门。



“伯温,你所说这府兵制,确实是富国强兵的良制啊!”



刘备更是欣喜到拍案叫绝。



自天下大乱,征兵制瓦解以来,各方诸侯皆以募兵制取而代之。



顾名思义,其兵皆来自于招募。



而招募之兵,首先兵源不稳定,士卒容易出现逃亡,且兵为将有,极容易变成武将的私兵。



关键募来的兵,你不仅要管吃管喝,兵器铠甲也要全权负责,钱粮财政上负担极大。



萧和这府兵制,则将上述缺陷,全部解决。



府兵由鹰扬府登记在册,杜绝了来历不明,容易逃亡的可能。



武将只有统兵之权而无招兵练兵之权,士卒又是自备兵甲粮草,则不会出现兵为将有的局面,最大限度的杜绝了成建制反叛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一点,府兵多出自于富农,自备粮草兵甲,大大减轻了朝廷经济上的负担。



这一点对家大业大的曹操来说,可能好处不够明显,可对只握有三州,地少国贫的刘备来说,却无异于雪中送炭。



看出这其中好处,刘备焉能不惊喜。



“伯温,你这府兵制听起来,确实是能让我楚国由弱变强,军力大增的良制。”



“不过如我推测不错的话,你这府兵制能否推行,应该还跟你后边这个均田制,有着莫大关系吧?”



诸葛亮显然对这府兵制看的更透彻。



“卧龙就是卧龙,不错,这府兵制若无均田制做根基,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本无从推行。”



萧和话锋一转,继续解释道:



“府兵的最大来源,便是富农,唯有富农方才有钱自备粮草,置办兵甲战马。”



“而想成为富农,首先就要有地,而且至少还得五十亩起步。”



“如今南方三州虽定,然则多年战争,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无主的弃田不计其数。”



“这既是弊,亦是一种利。”



“利就利在,楚公可下诏,将这些无主之田,全部收归官有,禁止豪姓兼并侵占。”



“朝廷掌握了大量田地,就能将之均分给百姓流民,将他们纳为国家编户。”



“而作为对国家赐田的回报,百姓则有义务应招成为府兵,为国家而战。”



“而国家又以免除赋税徭役,来作为他们加入府兵的奖励,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正向循环。”



“所谓有恒产者,方有恒心。”



“府兵们不光是为了国家而战,为了楚公而战,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而战。”



“如此,我们的军队,便成了一支有信念的血勇之师。”



“有信念者,方能一往无前!”



“这样一支有信念的精锐之师,岂是曹操那些仅仅为钱饷而战的伪魏士卒可比?”



“这便是均田制的精髓所在!”



萧和一口气将均田制的意义和盘托出。



诸葛亮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