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1章 以弱灭强之策!萧和:若我拿出府兵制和均田制,你曹操如何应对?
想被曹操如此当众怒斥,还直接要赶出去。
此刻曹植是心灰意冷,只得摇头一声叹息,拱手默默告退。
眼见这“怂包”儿子退下,曹操这才松了口气,目光转向了一直沉吟不语的曹冲身上。
“仓舒,你以为孤是否当尽起倾国之兵,再次南伐大耳贼?”
曹冲迟疑一下后,拱手道:
“父亲,儿以为二哥与四哥的话,皆有其理,父亲当伐又当不伐。”
曹操一愣,没听明白他什么意思,示意他详说。
“四哥说不可轻伐刘备,儿其实是赞成的,但原因却不是因为畏惧那萧和。”
“今刘备已一统南方,西有宛城之固,东有淮水天险,三州士民已附,其根基已然稳固。”
“而父亲建魏,刘备立楚,天下之势已非当年诸侯混战,而是进入到了南北对峙阶段。”
“儿臣以为,这个阶段,想以摧枯拉朽之势讨灭刘备已不现实。”
“现下比拼的,更应该是国力!”
曹冲指点江山,洋洋洒洒的剖析着天下大势。
曹操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我魏国雄踞中原,父亲手握两河膏腴之地,户口田地兵源皆远胜于刘备,底蕴自然也远胜于伪楚。”
“儿臣以为,只要我们稍加休养生息,用不了数年时间,国力便可增涨恢复到对伪楚形成辗压之势。”
“那时父亲再以百万王师南下,刘备以区区三州之地如何能抵挡得住,必可摧枯拉朽般荡灭之!”
曹冲满腹豪烈,抛出了自己的论断。
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国力辗压。
此番话一出,程昱,荀攸等众谋臣,纷纷赞同附合,对曹冲皆是投以刮目相看之意。
曹操亦是眼眸放亮,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这般年纪,竟能有如此大的格局,能站在如此高度看待敌我形势,不愧是他曹家神童啊。
“仓舒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曹操是连连点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赏。
“这就是儿臣所说的不当伐,至于这当伐嘛…”
曹冲话锋一转,接着道:
“刘备僭越称公,父亲自不可坐视不顾,必当有所惩罚。”
“儿臣以为,我们可发挥我大魏骑兵优势,以轻骑深入伪楚境内,抄掠其南阳,淮南一线边郡。”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掠夺人口,又能不断给伪楚放血,消耗其本为羸弱的国力。”
“而我军骑兵来去如风,又不与其正面交锋,刘备根本奈何不了我们,只能看着我们肆意来去而束手无策。”
“如此一来,我大魏国力不断增长,伪楚国力却不停被我们放血,此消彼涨之下,不出数年我大魏对伪楚便有辗压之势!”
“那时父亲再挥师南下,就算那萧和真乃神仙降世,在父亲绝对的实力面前又有何用?”
听到这里,曹操
此刻曹植是心灰意冷,只得摇头一声叹息,拱手默默告退。
眼见这“怂包”儿子退下,曹操这才松了口气,目光转向了一直沉吟不语的曹冲身上。
“仓舒,你以为孤是否当尽起倾国之兵,再次南伐大耳贼?”
曹冲迟疑一下后,拱手道:
“父亲,儿以为二哥与四哥的话,皆有其理,父亲当伐又当不伐。”
曹操一愣,没听明白他什么意思,示意他详说。
“四哥说不可轻伐刘备,儿其实是赞成的,但原因却不是因为畏惧那萧和。”
“今刘备已一统南方,西有宛城之固,东有淮水天险,三州士民已附,其根基已然稳固。”
“而父亲建魏,刘备立楚,天下之势已非当年诸侯混战,而是进入到了南北对峙阶段。”
“儿臣以为,这个阶段,想以摧枯拉朽之势讨灭刘备已不现实。”
“现下比拼的,更应该是国力!”
曹冲指点江山,洋洋洒洒的剖析着天下大势。
曹操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我魏国雄踞中原,父亲手握两河膏腴之地,户口田地兵源皆远胜于刘备,底蕴自然也远胜于伪楚。”
“儿臣以为,只要我们稍加休养生息,用不了数年时间,国力便可增涨恢复到对伪楚形成辗压之势。”
“那时父亲再以百万王师南下,刘备以区区三州之地如何能抵挡得住,必可摧枯拉朽般荡灭之!”
曹冲满腹豪烈,抛出了自己的论断。
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国力辗压。
此番话一出,程昱,荀攸等众谋臣,纷纷赞同附合,对曹冲皆是投以刮目相看之意。
曹操亦是眼眸放亮,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
这般年纪,竟能有如此大的格局,能站在如此高度看待敌我形势,不愧是他曹家神童啊。
“仓舒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曹操是连连点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赏。
“这就是儿臣所说的不当伐,至于这当伐嘛…”
曹冲话锋一转,接着道:
“刘备僭越称公,父亲自不可坐视不顾,必当有所惩罚。”
“儿臣以为,我们可发挥我大魏骑兵优势,以轻骑深入伪楚境内,抄掠其南阳,淮南一线边郡。”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掠夺人口,又能不断给伪楚放血,消耗其本为羸弱的国力。”
“而我军骑兵来去如风,又不与其正面交锋,刘备根本奈何不了我们,只能看着我们肆意来去而束手无策。”
“如此一来,我大魏国力不断增长,伪楚国力却不停被我们放血,此消彼涨之下,不出数年我大魏对伪楚便有辗压之势!”
“那时父亲再挥师南下,就算那萧和真乃神仙降世,在父亲绝对的实力面前又有何用?”
听到这里,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