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瑞虽然已经明确了皇太子的身份,而且即将继承皇位,但毕竟还不是皇帝,只能坐在李幼澄的左手边,靠东的皇太子专座上。
李幼澄看向此刻还站在中间的四名托孤大臣,开口道“先帝选贤任能,委太子教导之责于四位卿家,还望四位爱卿能恪尽职守,专心教导太子,孤在此谢过了。”
李重瑞也起身对着四人行了一个拜师礼说道“重瑞日后必当虚心受教,早日习得治国之能,待登基后为大唐守业。还望四位卿家费心教导,日后若孤有疏漏之处,还望四位卿家直言指正,勿要有所顾忌。”
“臣等谢监国陛下信任、谢皇太子谦怀!臣等必尽心竭力教导皇太子!以报先帝、监国与社稷。”韩昭胤四人再次跪奏行礼。
李幼澄点了点头,随着四人退回队列之中,此时她把目光投向了宋审虔“宋副使。”
“臣在。”宋审虔再次出列,心中陡然紧张起来。
李幼澄注视了宋审虔半晌,这才开口道“宋副使,你此前犯擅兴之罪,孤按大唐律例夺了你除本职之外所有的封赏。
因此先帝虽有遗诏授你太子太保之职,但遗诏在前,你犯法在后,依律依法孤不能依遗诏将太子太保之职授你,你可服气?”
“监国依法行事,判无偏私。臣心服口服,绝无异议。”虽然已有预料,但宋审虔眼神之中还是不经闪过失望之色。
但失望的同时还有一丝疑惑,如果李幼澄不想让他成为托孤大臣,又何必把他写进遗诏之中呢。
而李幼澄很快就解了他的疑惑,开口道“宋副使,你虽有前罪,然先帝对你颇有期许,特留遗命命你教授太子武艺、保太子安全,孤不忍违先帝遗命,加之尔近日勤谨任事、颇有实绩,孤亦不忍废卿之才。
今特授你翰林侍讲一职,专授太子武艺军事。再授皇城使一职,行卫护宫禁,保卫储君之责。
今之任命,既遵先帝遗诏亦是惩尔前过,
往后望卿持心守正,尽心教导与护卫太子,勿负先帝与孤之托。”
宋审虔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狂喜之色。
虽然失去了太子太保之位,但能够保留托孤大臣的身份并且继续履行帝师之责,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且这个任命同时还代表着李幼澄公开向所有人表示她对宋审虔仍然信任。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可是一直担着罪臣的身份,也正是因为此,这段时间除了原先那些心腹下属,其他臣子对他都颇为疏远,连一些本来有意向投靠他的大臣全部都对他转变了态度。
但现在,不但压在头上阴霾尽去还苦尽甘来得到了托孤大臣的身份,他简直兴奋的想大吼两声舒缓一下心情。
宋审虔当即上前叩首谢恩,连带声音都有些哽咽道“臣万死叩谢先帝与监国隆恩,臣定不负先帝重托,不负殿下之宽宥,必当恪尽职守,死而后已。”
待宋审虔重新退回队列,李幼澄手扶御案,脸色突然带了几分肃然说道“先帝驾崩已有数月,先前国势危急,几近倾覆,先帝后事根本无暇顾及,因此迁延至今。
如今社稷稍定,此事不能再耽搁,众卿久历朝堂,深谙礼制,望各陈所见,择最优之策使先帝得以安然归葬,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2/2)
李幼澄看向此刻还站在中间的四名托孤大臣,开口道“先帝选贤任能,委太子教导之责于四位卿家,还望四位爱卿能恪尽职守,专心教导太子,孤在此谢过了。”
李重瑞也起身对着四人行了一个拜师礼说道“重瑞日后必当虚心受教,早日习得治国之能,待登基后为大唐守业。还望四位卿家费心教导,日后若孤有疏漏之处,还望四位卿家直言指正,勿要有所顾忌。”
“臣等谢监国陛下信任、谢皇太子谦怀!臣等必尽心竭力教导皇太子!以报先帝、监国与社稷。”韩昭胤四人再次跪奏行礼。
李幼澄点了点头,随着四人退回队列之中,此时她把目光投向了宋审虔“宋副使。”
“臣在。”宋审虔再次出列,心中陡然紧张起来。
李幼澄注视了宋审虔半晌,这才开口道“宋副使,你此前犯擅兴之罪,孤按大唐律例夺了你除本职之外所有的封赏。
因此先帝虽有遗诏授你太子太保之职,但遗诏在前,你犯法在后,依律依法孤不能依遗诏将太子太保之职授你,你可服气?”
“监国依法行事,判无偏私。臣心服口服,绝无异议。”虽然已有预料,但宋审虔眼神之中还是不经闪过失望之色。
但失望的同时还有一丝疑惑,如果李幼澄不想让他成为托孤大臣,又何必把他写进遗诏之中呢。
而李幼澄很快就解了他的疑惑,开口道“宋副使,你虽有前罪,然先帝对你颇有期许,特留遗命命你教授太子武艺、保太子安全,孤不忍违先帝遗命,加之尔近日勤谨任事、颇有实绩,孤亦不忍废卿之才。
今特授你翰林侍讲一职,专授太子武艺军事。再授皇城使一职,行卫护宫禁,保卫储君之责。
今之任命,既遵先帝遗诏亦是惩尔前过,
往后望卿持心守正,尽心教导与护卫太子,勿负先帝与孤之托。”
宋审虔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狂喜之色。
虽然失去了太子太保之位,但能够保留托孤大臣的身份并且继续履行帝师之责,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且这个任命同时还代表着李幼澄公开向所有人表示她对宋审虔仍然信任。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可是一直担着罪臣的身份,也正是因为此,这段时间除了原先那些心腹下属,其他臣子对他都颇为疏远,连一些本来有意向投靠他的大臣全部都对他转变了态度。
但现在,不但压在头上阴霾尽去还苦尽甘来得到了托孤大臣的身份,他简直兴奋的想大吼两声舒缓一下心情。
宋审虔当即上前叩首谢恩,连带声音都有些哽咽道“臣万死叩谢先帝与监国隆恩,臣定不负先帝重托,不负殿下之宽宥,必当恪尽职守,死而后已。”
待宋审虔重新退回队列,李幼澄手扶御案,脸色突然带了几分肃然说道“先帝驾崩已有数月,先前国势危急,几近倾覆,先帝后事根本无暇顾及,因此迁延至今。
如今社稷稍定,此事不能再耽搁,众卿久历朝堂,深谙礼制,望各陈所见,择最优之策使先帝得以安然归葬,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