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骨头可没这么多闲情,又是文会又是休息的。”
“安平”是他帮某人取的表字,却是觉得“锐”字作为名字太过锋芒毕露,取一个表字加以“中和”,这也是很常见的取字习惯。
“你看,林叔都觉得我辛苦!”林锐急忙接话。
“你们在外面如何,外人又看不见,还不说什么是什么。”林黛玉依然不满,“还说是‘哥哥’呢,一个多月都不上门,真真狠心!”
她这话一出,其他三人明白是在强词夺理,全都笑了出来。
“是是是,林妹妹说的都对!”林锐忍着笑“道歉”。
他对林黛玉的称呼其实不合规矩,正常应该是叫“大妹妹”,但他第一次见面就习惯性用上,很轻松被林家人接受,也就没再改。
“好了,还不随我过来!”贾敏见他们“和解”,这才推着女儿让过客厅中间摆放的屏风,两人一起到里边就坐,“你锐大哥忙的不都是你父亲的公务?”
“我们也坐吧!”林如海笑着摆手示意。
“林叔请!”林锐后退半步。
待两人入座后,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下人立刻开动,很快两桌简单却很是精致的酒席摆放完毕,虽是“家宴”,男女照样不能同席。
他和林家内眷说几句话无妨,肯定不能接触太多,规矩如此。
只是,他的脑海中却始终浮现着两道倩影,怎么都挥之不去。
“这丫头性子急,你多担待点儿。”等到菜上齐,林如海亲自为两人倒上酒,“说起来,自从你来过家中后,她已经开朗许多了。”
“林叔哪里话,我这做哥哥的,照顾妹妹还不是应该吗?”林锐双手接下杯子主动敬酒,“再说了,小侄要是没有林叔照顾,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日子,更别提什么‘担待’。”
林如海笑着陪饮,两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闲话,中间还有贾敏时不时插几句,甚至两次出来,示意下人为他倒酒布菜,态度非常友好。
一顿饭足足吃了超过一炷香工夫,气氛很是融洽。
“何家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待到残席撤去、饭后茶端进客厅,林如海目送妻女离开才谈起公务,“说起来,我这次确实有些太急躁了,要不是有你帮衬,事情恐怕很难办好。”
“林叔哪里话,能把何家处置掉,全靠朝廷威仪,我不过是狐假虎威,做些拉大旗扯虎皮的事情而已。”林锐说着套话,心里却暗暗一叹,“只是,收缴的钱物需要最少半个月才能处理好。”
“哦?”林如海皱了皱眉,“这么久?”
“何家不同于其他杂鱼,本就家大业大。”林锐的解释很随意。
因为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林如海算是非常标准的封建士大夫,出身不低、十年苦读,愿意按照“古礼”要求自己,但并不死板,一些他能理解的该通融之处,不会真的死咬着不放。
所以,他在科举探花及第后,先被授官翰林院编修,后转都察院(兰台寺)御史,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很得当今在位的靖安帝看中,被倚为心腹之臣。
区区数年提到兰台寺大夫(位同佥都御史的虚衔、正四品),能是一般人吗?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许多台面儿下事情的看法太过理想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安平”是他帮某人取的表字,却是觉得“锐”字作为名字太过锋芒毕露,取一个表字加以“中和”,这也是很常见的取字习惯。
“你看,林叔都觉得我辛苦!”林锐急忙接话。
“你们在外面如何,外人又看不见,还不说什么是什么。”林黛玉依然不满,“还说是‘哥哥’呢,一个多月都不上门,真真狠心!”
她这话一出,其他三人明白是在强词夺理,全都笑了出来。
“是是是,林妹妹说的都对!”林锐忍着笑“道歉”。
他对林黛玉的称呼其实不合规矩,正常应该是叫“大妹妹”,但他第一次见面就习惯性用上,很轻松被林家人接受,也就没再改。
“好了,还不随我过来!”贾敏见他们“和解”,这才推着女儿让过客厅中间摆放的屏风,两人一起到里边就坐,“你锐大哥忙的不都是你父亲的公务?”
“我们也坐吧!”林如海笑着摆手示意。
“林叔请!”林锐后退半步。
待两人入座后,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下人立刻开动,很快两桌简单却很是精致的酒席摆放完毕,虽是“家宴”,男女照样不能同席。
他和林家内眷说几句话无妨,肯定不能接触太多,规矩如此。
只是,他的脑海中却始终浮现着两道倩影,怎么都挥之不去。
“这丫头性子急,你多担待点儿。”等到菜上齐,林如海亲自为两人倒上酒,“说起来,自从你来过家中后,她已经开朗许多了。”
“林叔哪里话,我这做哥哥的,照顾妹妹还不是应该吗?”林锐双手接下杯子主动敬酒,“再说了,小侄要是没有林叔照顾,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日子,更别提什么‘担待’。”
林如海笑着陪饮,两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闲话,中间还有贾敏时不时插几句,甚至两次出来,示意下人为他倒酒布菜,态度非常友好。
一顿饭足足吃了超过一炷香工夫,气氛很是融洽。
“何家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待到残席撤去、饭后茶端进客厅,林如海目送妻女离开才谈起公务,“说起来,我这次确实有些太急躁了,要不是有你帮衬,事情恐怕很难办好。”
“林叔哪里话,能把何家处置掉,全靠朝廷威仪,我不过是狐假虎威,做些拉大旗扯虎皮的事情而已。”林锐说着套话,心里却暗暗一叹,“只是,收缴的钱物需要最少半个月才能处理好。”
“哦?”林如海皱了皱眉,“这么久?”
“何家不同于其他杂鱼,本就家大业大。”林锐的解释很随意。
因为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林如海算是非常标准的封建士大夫,出身不低、十年苦读,愿意按照“古礼”要求自己,但并不死板,一些他能理解的该通融之处,不会真的死咬着不放。
所以,他在科举探花及第后,先被授官翰林院编修,后转都察院(兰台寺)御史,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很得当今在位的靖安帝看中,被倚为心腹之臣。
区区数年提到兰台寺大夫(位同佥都御史的虚衔、正四品),能是一般人吗?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许多台面儿下事情的看法太过理想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