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一位家门顺便说及取单车的事。他是本地人,原来还是厂里的正式职工。他学会了几个岗位的管理技术后,以股份制的形式筹集一些资金在增城办起了小型帽厂,当起了个体老板。原来叫刘闯去当副厂长管生产的人就是他。他知道我与刘闯是最要好的老乡,他拜托我跟刘闯再做点细致的思想工作,早点去他那里上班,尽量多带些熟练工,把厂里办红火起来。他刚办厂,很缺人手。特别需要一个象刘闯这么精明能干的人。我给他回复的是,等我不久后离开了冠花,他就会改变去向。他说他会在近期静候佳音。我们在车上谈得很投机。家门带我坐他的厂车,直接开进机场,在候机楼来回几趟找一位姓曾的机场警察,在堆码处寻找,车太多,找了好久,终于对上号码,帮我取回了单车。为了一辆单车,先后走了五趟,办事真够麻烦的。

  接到了任务通知,为自己转正补写四个嫉妒的转正汇报材料。我积极投入文字写作中,这是自己的事情,不能有丝毫懈怠。用一天功夫就完成了,这是我的强项,没有拦路虎。

  转眼来到了周六,我继续抓紧做些收尾工作。骑车去越秀安利分销中心,看看有没有进展。结果在几天前武汉开业后,郑州、长沙、合肥三个省城开业了。但这些放在以前对我的大利好,可现在我已经不感兴趣了。我在乎的是如何把我几大包行李,托回老家。这是我几年下来的心血与汗水的沉淀,不能扔掉。于是立即骑车去火车站托运处打探相关规定。回厂后,跟刘闯和扬媚的表妹聊天,至深夜。

  周日,晴,炎热难当,我在休闲时,收到一个大大的信封,那是南方日报来信部寄来的。打开一看,里面装有满满的几大张报纸,是7月21日南方日报,再细细一读,居然有我一篇小文《二汽重承诺 奖励监督者》。那是我写给该省委机关报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编辑同志:

  6月9日,笔者收到了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关于笔者给贵报写信反映该公司626班次客车乘务员加收每位乘客2元高速公路费一事的答复。

  复信称:“经查,该车是与我公司对开的宝安运输总公司一分公司的班车,不属我公司管辖。但由于该车的行为已影响了我公司的信誉,因此我们已按照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作出处罚,并通知对方单位对其作出教育。按照我公司对社会承诺的规定,我们从其罚款中提留100元作为你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的奖励。”

  笔者意料不到,贵报与广州市二汽对读者、乘客的来信如此重视。特借贵报一角,向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致谢,感谢他们对乘客的关心与鼓励。

  我作为一名党员,对这里个别人的歪风邪气进行监督,是我的义务与责任。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去得罪人,拿起正义的维权的武器,那些家伙就会肆意妄为,把社会的风气搞乱。受害就是老百姓,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跟我一样的那些离乡背井的打工者。

  很兴奋,拿着报纸跟刘闯分享。借机写了几封信,告知了几位朋友,说近日将离开这里,以后就只能与老家联系了。写累了,就读报,听音乐,听收音机。

  最后一周的第一天,晴天,35度。街道办工会代表组织来搞民意民主测评与访谈,找我谈想法,我将要离开的人,说多了也没有实际意义。便轻描淡写地说了一点意见与建议。明说,这厂里这样管理下午,是留不住人才的。所谓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哪一点做好了呢?我就算专一的人了,一干就是四年,从没有跳过厂,可那些熟练的车位工人,裁床工人,机修工、电工等技术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要是我在这里干得开心一点,是不会轻易离开的。这大锅饭的日子,我过厌了,想改变一下是正常的。人挪死树挪活。死水一潭,我看不惯,必须走。刚来,我感到一切都是新的,可几年过去,又觉得这里像一辆旧车,好难改变。中午,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马伏山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美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美知并收藏马伏山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