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部的作者座谈会。近一周来,天天都要与刘闯等人研究工作,到奋进网络办与朱小姐见面交流。近日,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美女,叫李俐,是老乡,打扮得花枝招展,经常来找我聊天,我猜不透她的心思。我时间紧,又不能拒绝她,只好从她笑声中取得快乐。



这是一个特别开心的国庆节。天还没有亮就醒来,吃点简餐就去火车站坐长途客车直达江门市,十点过抵达江门文艺编辑部报到,与编辑和文友认识交流后,就聚餐。终于与老乡鄢文江见面,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饭后,参观编辑部,下午就开会了。



编辑部的谢主编,邝副主编,吴编辑等认识了。我很开心。第二天,在谢主编的带领下,游览了江门著名的景点古猿洲,欣赏自然风光,参观老牌国有大型化工厂—甘化厂,亚洲第一的糖厂,这是主编青年时在厂里做电工和宣传干事,靠自学成了作家,被调到市文联工作,后来还成为市。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培养作者,这次跟他的交流,让我感受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象老师,要长辈,具有很强亲和力。正是由于他的苦心经营,让一份地方刊物,从三千订阅一步步飙升到三十多万份订阅量。谢主编的成才经历很让我们励志,催人奋进。厂里有位漂亮的王小姐,是一位本地的才女,也是甘化厂厂报的编辑,她写了不少打工作品。与她认识后,我们还单独合影留念。最后回到主编室参观,了解了作品成为书刊的流程。在茶楼里饮茶聊天,随意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抛砖引玉,增进友谊。还认识了几位美女,比如湖南的毛珍小姐等。吴编辑把我叫到身边饮茶,在文学写作上进行了指教。我与鄢文江就打工文学进行了重点探讨。我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文学期刊社,解除了神秘感,增强了写作的知识与动力。这里俨然成了我们作者的加油站。听说,鄢文江老乡很快将成为这里的编辑,我为他自豪。作为一位南漂者,靠自己多年的打拼,成为一名作家,再成为名刊物的编辑,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与鄢老乡和毛珍小姐等笔友也合影了。我们全体参会者与刊社编辑人员一起合影后,依依惜别。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与毛珍小姐居然同车返回,一路上,谈工作,谈生活,谈文学,谈未来,为我的江门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她是小诗女,我爱好写散文随笔,留了通讯联系方式,工作单位都在广州市内,注定今后会加强往来。



值得提及的是,参座谈会时,还收到了一本印有江门文艺编辑部公章的笔记本。我便于国庆当天认真地记下了会议的全过程,开启了丹桂飘香的十月记事。



这次座谈会,我受益匪浅。谢主编讲了几点:编辑部每天都收到五十至百篇稿件,选中率是百分之二,竞争激烈,要想被选中,必须是保证稿件的质量。正因为这样,本编辑部从不用约稿。凡是有人以编辑部的名义来约稿,就是骗子,决不能上当。江门文艺认为作家机会多,尽量把机会留给打工作者,让给象今天来参会的兼职的业务爱好者,都是来自一线,来自基层,来自工厂车间的打工文学作者,作品接地气。还请作者不要自卑,大胆写作,大胆投稿,不怕出丑,不怕退稿,还欢迎一稿多投,并要求自己留好底稿。为了一些隐私,也可以不用真名,但通讯中要用真名,地址要做到留有家乡永久联系地和暂留打工地两者兼顾,以便按时收到稿酬,避免经济损失,保护劳动成果。要热爱工厂,爱岗敬业,求新颖,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多写底层人的生活与状态,做到扬长避短。还善于发现,善于捕捉闪光点。还要做到多看,多读,多想,做到广而杂,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便于作者今后的交流,编写了通讯录,人手一份。



我们住在甘化厂的招待所,享受了这老厂的舒适的环境,静谧的氛围,清新的空气,以及清晨百鸟鸣叫的酣畅。晚上还去参加卡拉ok歌舞晚会,放松自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马伏山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美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美知并收藏马伏山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