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驳痕迹。
岳阳楼,你象美丽的女人,无端地折磨着我的心思,真不知道,何时才能目睹你迷人的风韵?
(后记:14年后,听见从岳过来的老乡说,现在岳阳大变样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豪华的空调大巴,良好的社会治安,一片繁华与祥和。我感到欣慰。心想,总有一天,一定登临魂牵梦萦的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了却那桩久违了的心愿。)
这是关于离开岳阳之前的记录。
在有惊无险中逃离了那码头边小店的宰客行为,坐上了长途巨轮。这是第一次坐轮船,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心潮起伏,就像那滚滚长江水,难以平静。当夜,沉迷于这波涛汹涌的大江水面,欣赏两岸朦胧美景,漫天星辰,还有远方的薄雾缭绕。听音乐,看录像,还与姓王的女老乡上船尾聊天,惬意与随便。端着区上奖励的不锈钢茶杯,站在船顶与三峡合了影。
第二天早上醒来,靠岸湖北沙市港,买了五十元的早餐,好好享受一番,将美景与美味完美融合。黄昏时来到了宜昌,靠岸后,停留六个小时,让我们休息到丑时才出发。
第三天,巨轮在三峡穿行,大家都坐不住了,纷纷走出去,对大美景色,尽收眼底。太阳落山,抵达白帝城。再没有特别的景色,就安心睡觉,养精蓄锐。
有一位美女老乡陪同,在地区和县城都停留玩耍,漂泊三年多,都没有这样放松与休闲。在达城的教育招待所起床后,逛城玩了半天,就来汉城住宿一夜,让她在这生疏的小山城看看玉带缠腰的半岛,怎样才形成了风水宝地。
学校放假了,也没有几个住家户,我在船上跟章兰指了一下校园位置:你看那就是我工作的单位,等回来老家后,再来住两晚上,找感觉。
她说好的,我全听你安排。她留神看了一会,还说,校园很美丽,你怎么舍得离开它呢?
她奇怪地问:你们学校怎么还有那么漂亮的亭子呢?不会是公园吧。
我只好跟她述说着名校的历史故事,解除她的疑惑。
直奔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旅途劳顿后,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马伏山老家。
我在父母身边,一起陪母亲做饭,讲打工的故事。我看得出,两位老人,看见我带回来一个美女,还是老乡,特别高兴。总是问这问那,我都有些解释不清楚。她的家到底在哪个位置,是城镇还是农村,是坝区还是山野,我没有去过,她也没有跟我描述清楚。只有隔几天去实地考察一下就不用猜测了。
看见父亲用我寄回的五百元钱安好的牙齿,吃起饭来,象年轻人那么大口大口地咀嚼着,我很欣慰。在老家待了三天,特地拜访了曾经跟我们家帮过忙的来家大哥。他从县城回来,为母亲祝寿,我也去当面感谢来大哥,并顺便为老人祝寿。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这样,来大哥也很高兴。我回老家,最欣慰的还有,公路上下双线开通,终于有一条备用路,不担心滑坡堵车,方便出行。几年未见,老乡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还有让人更欣慰的是家家都有余粮,没有人再挨饿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音。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这些青壮年都愿意离乡背井,走出大山,到广东等沿海打工或经商。不过,有一家人却不愿意出去,他就是我那位初中同学铭。
几年不见,铭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的大姐出嫁后,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有两三岁的一男一女,在担当村文书一职的差事外,还开办了养猪场,街上开起饲料门市,生意不错。他赶场天在门市卖货,冷场天在家做养殖,抓农业生产,还抽
岳阳楼,你象美丽的女人,无端地折磨着我的心思,真不知道,何时才能目睹你迷人的风韵?
(后记:14年后,听见从岳过来的老乡说,现在岳阳大变样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豪华的空调大巴,良好的社会治安,一片繁华与祥和。我感到欣慰。心想,总有一天,一定登临魂牵梦萦的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了却那桩久违了的心愿。)
这是关于离开岳阳之前的记录。
在有惊无险中逃离了那码头边小店的宰客行为,坐上了长途巨轮。这是第一次坐轮船,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心潮起伏,就像那滚滚长江水,难以平静。当夜,沉迷于这波涛汹涌的大江水面,欣赏两岸朦胧美景,漫天星辰,还有远方的薄雾缭绕。听音乐,看录像,还与姓王的女老乡上船尾聊天,惬意与随便。端着区上奖励的不锈钢茶杯,站在船顶与三峡合了影。
第二天早上醒来,靠岸湖北沙市港,买了五十元的早餐,好好享受一番,将美景与美味完美融合。黄昏时来到了宜昌,靠岸后,停留六个小时,让我们休息到丑时才出发。
第三天,巨轮在三峡穿行,大家都坐不住了,纷纷走出去,对大美景色,尽收眼底。太阳落山,抵达白帝城。再没有特别的景色,就安心睡觉,养精蓄锐。
有一位美女老乡陪同,在地区和县城都停留玩耍,漂泊三年多,都没有这样放松与休闲。在达城的教育招待所起床后,逛城玩了半天,就来汉城住宿一夜,让她在这生疏的小山城看看玉带缠腰的半岛,怎样才形成了风水宝地。
学校放假了,也没有几个住家户,我在船上跟章兰指了一下校园位置:你看那就是我工作的单位,等回来老家后,再来住两晚上,找感觉。
她说好的,我全听你安排。她留神看了一会,还说,校园很美丽,你怎么舍得离开它呢?
她奇怪地问:你们学校怎么还有那么漂亮的亭子呢?不会是公园吧。
我只好跟她述说着名校的历史故事,解除她的疑惑。
直奔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旅途劳顿后,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马伏山老家。
我在父母身边,一起陪母亲做饭,讲打工的故事。我看得出,两位老人,看见我带回来一个美女,还是老乡,特别高兴。总是问这问那,我都有些解释不清楚。她的家到底在哪个位置,是城镇还是农村,是坝区还是山野,我没有去过,她也没有跟我描述清楚。只有隔几天去实地考察一下就不用猜测了。
看见父亲用我寄回的五百元钱安好的牙齿,吃起饭来,象年轻人那么大口大口地咀嚼着,我很欣慰。在老家待了三天,特地拜访了曾经跟我们家帮过忙的来家大哥。他从县城回来,为母亲祝寿,我也去当面感谢来大哥,并顺便为老人祝寿。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这样,来大哥也很高兴。我回老家,最欣慰的还有,公路上下双线开通,终于有一条备用路,不担心滑坡堵车,方便出行。几年未见,老乡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还有让人更欣慰的是家家都有余粮,没有人再挨饿了,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音。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这些青壮年都愿意离乡背井,走出大山,到广东等沿海打工或经商。不过,有一家人却不愿意出去,他就是我那位初中同学铭。
几年不见,铭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的大姐出嫁后,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有两三岁的一男一女,在担当村文书一职的差事外,还开办了养猪场,街上开起饲料门市,生意不错。他赶场天在门市卖货,冷场天在家做养殖,抓农业生产,还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