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好说。”



谭明光略作沉吟,徐徐道:“以愚兄之见,经历、照磨、检校等人各司其职,推官专司刑名诉讼、复核案件,通判分管赋税、徭役、文书诸事,贤弟则负责统管他们,如何?”



薛淮微微一怔。



这倒不是他故作姿态,而是依照常理而言,统管这些属官原本是知府的权力范围。



虽说这不代表谭明光就失去了对应的权限,只是给予薛淮一个名正言顺撬动府衙格局的由头,但是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主官十分少见。



仿佛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谭明光更进一步道:“除此之外,贤弟还要分管水利、盐务、漕运和粮储诸事。”



“这……”



若说先前薛淮好歹有些心理准备,此刻真的是面露惊讶。



谭明光所言四项政务乃是扬州府的重中之重,水利关系到境内江防安危,粮储关系到百姓民生稳定,至于盐务和漕运更是扬州赋税收入的大头。



简而言之,谭明光这是将府衙大权拱手相让,若是薛淮心黑手狠,完全可以直接架空这位府尊大人。



望着中年男人面上和煦的笑意,薛淮觉得这或许也是对方的试探,因此谦逊地说道:“府尊如此信任下官,实令下官感佩莫名,只是下官年轻资浅,能力多有不足,岂能担此重任?还请府尊斟酌一二。”



“贤弟莫要过谦。”



谭明光摆摆手,情真意切地说道:“你是国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探花郎,先有薛文肃公的言传身教,后有大司空的倾囊相授,单论才学胜过愚兄远矣。若说以前你还缺了几分历练,这大半年来你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心服口服。所谓能者多劳,贤弟既然胸怀抱负,岂能踌躇不前呢?”



“府尊误会了。”



薛淮诚恳地说道:“下官并非刻意推诿,只是下官初来乍到,倘若冒然领受诸多权责,难免会引起物议。”



谭明光坦然道:“贤弟肯定明白一个道理,成大事者当不惧流言,你若是继续推辞不就,莫非是担心愚兄在给你挖坑?”



薛淮摇头道:“府尊胸怀宽广为人光明磊落,下官岂会有这等小人之心?”



“那便如此说定了。”



谭明光不再迟疑,坚定地说道:“贤弟且休整三日,届时再担当重任。愚兄相信在你的操持之下,扬州百姓定能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刻他眼中满是热切的期许。



大半个月前当他得知薛淮便是新任同知,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对待这位翰林新贵,思来想去左右为难,直到昨夜亲眼见到薛淮果断的应对,他才下定决心。



他只求安稳二字,不愿掺和进薛淮的志向和抱负,但这不代表他要和薛淮作对,相反他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给予薛淮最大的便利。



总而言之,他既然能放权给刘让等人,缘何不能放权给薛淮?



更深一层的考虑,他这样做虽然有可能被上面评为庸才,至少能把可以预见的风险转嫁到薛淮身上,由他去和扬州本地官绅斗法,事成之后少不了他这位知府的功劳,倘若薛淮失败,下面的人也不会将战火烧到他身上。



当此时,薛淮也反应过来。



望着神情和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