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廷弼目光如电,倏地刺向柳彧:“小疵?《春秋》讲经国大道,这名举子的对策是什么?前头尚能凑些华丽辞藻,到结尾已是理屈词穷。他最后一句是‘以维人心而固邦本,则社稷永宁矣。’如何维?如何固?通篇空谈仁义道德,于实务毫无所补。此非小疵,乃是才尽智穷之明证!这等只会掉书袋、说空话的所谓才情,还是早早黜落为好,免得真入了仕,贻误国事!”



柳彧被高廷弼点中结尾要害,脸上有些挂不住,心中更恼。



结尾仓促确实是这份答卷的硬伤,让他天然就处于下风,但他想到岳仲明的叮嘱,只能咬牙道:“高修撰,本官坚决认为,此卷当以‘文采出众,立意可取’荐上!若你执意黜落,下官唯有将此卷争议之处及我的荐语一同附上,请两位主考大人明裁!”



两名负责打下手的杂役没想到深夜会出现这样一场激烈的争执,登时瞌睡全无,整个人变得无比精神。



这时薛淮放下那份答卷,但他没有立刻开口说和,因为他从柳彧的态度中发现几分古怪的熟悉感。



他忽地想起姜璃的嘱托。



倘若他答应姜璃,一定会将太子保举的五人答卷举荐上去,而其中有两人的答卷明显不符要求,至少无法取得高廷弼和柳彧的认可,那他现在是不是就要像柳彧一样,为了徇私舞弊争得面红耳赤?



“柳彧!”



高廷弼霍然站起,眼中怒火隐现,心中却已经有了定论。



柳彧这厮心里有鬼!



一念及此,高廷弼厉声道:“你这是在质疑本官的评判公正?本官批卷向来只看文章本身,此卷就是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结尾更是潦草敷衍。荐此卷,便是纵容浮夸文风,有悖取士本旨,我意已决,黜落!此等卷子,无需再污主考大人之目!”



柳彧毫不畏惧,也向前一步,针锋相对:“高修撰,此卷文采是否出众,立论是否可行,自有不同看法。我观之确有其长,何错之有?为何荐上一观便成了‘纵容’?难道这阅卷房中,只容得下你一人的标准?你执意黜落,下官自会据理力争,陈情于主考案前!若主考阅后仍觉不佳,下官无话可说!但未经主考定夺便强行黜落我所荐之卷,恕难从命!”



“好啊,那我们就走着瞧!”



高廷弼面色涨红,继而讥讽道:“此卷缺陷如此明显,柳编修真是眼光独到别具一格。”



“你!”



柳彧终究不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武夫,再加上他不能在这个话题上太过深入,当即只能抬手拍案,无比愤怒地拂袖而去。



阅卷房内安静下来,静得让人心中不适,两名杂役对视一眼,遂悄悄退了出去。



薛淮起身给高廷弼的茶盏里添水,开口说道:“高兄,消消气,你和柳兄只是看法不同,何必大动肝火。”



“此事无关看法。”



高廷弼强压怒火,抬眼看向薛淮,压低声音道:“景澈贤弟,你可知道柳彧何许人也?”



薛淮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地说道:“这……我还真不知道,莫非柳兄来历不凡?”



“呵。”



高廷弼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他只是运气好脸皮厚,为了攀上岳侍郎的高枝,他竟将亲妹子嫁给岳侍郎那个不成器的蠢侄儿,这才敢在我面前拍桌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