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高廷弼脸上的笑容略略一僵,随即恢复正常。



其他人则微露讶异。



从当年皇榜公布那一刻起,薛淮的清高自傲就显露无疑,他喜欢独来独往,尤其厌憎官场上的宴请和交际,更不会与其他人走得太近。



虽说近来京中有传闻,薛淮在经历落水意外之后,性情改变了不少,但是堂内众人大多将信将疑,直到此刻亲眼看见薛淮不同以往的姿态,从他口中听到“赔罪”二字,他们才确认曾经那个孤傲的薛探花终于肯走下云端,不再以冰冷的目光看着他们。



众人谈不上受宠若惊,不过他们初涉官场,还未真正进入锱铢必较尔虞我诈的阶段,而且他们大多和薛淮没有利益冲突,当下并不介意与薛淮交好。



“薛侍读言重了,你我有缘成为同年,将来少不了互帮互助,不必过于拘泥虚礼,更谈不上赔罪之说。”



传胪陈观岳站出来接过话头,又道:“再者,我们谁不知道你这两年因何忙碌?我们帮不上你本就有愧,又怎会对你有怨言?”



他当初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后来凭借优秀的表现率先调入礼部任仪制司主事,品级为从六品,只比高廷弼和薛淮低一级,尤在榜眼崔延卿之上。



其人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在礼部人缘颇好,与前两年的薛淮仿若两个极端。



有了陈观岳带头,一些想和薛淮交好的年轻官员便附和起来。



“景澈兄的奏疏字字金石,读来如沐春风,这才是翰苑真风采!”



“薛侍读待人以诚,行事以公,此等胸怀方是我辈楷模。”



“早闻探花郎才冠三科,今日方知更难得的是光明磊落的品性!”



“景澈兄翰苑挥毫时,连掌院学士都赞‘风骨自成’!”



刹那之间,称赞如潮涌来。



还好薛淮心性足够沉稳,没有被这些好话蒙住双眼,他谦逊自持地回应道:“诸位同年盛赞,薛淮愧不敢当。”



气氛登时愈发热烈。



人群之中,高廷弼脸上挂着微笑,心里却有些压抑。



他原以为只要自己稍加撩拨,薛淮今日肯定会和同年们闹得不欢而散,再将此事宣扬出去,虽说不能立刻动摇薛淮的根基,但是他连同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这样的人还有何前途可言?



问题是……望着眼前薛淮与众人其乐融融的场景,高廷弼暗暗一叹。



为何这与他的设想大相径庭?(3/3)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