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姜璃的目的,薛淮一直有所猜测。



若说九曲河畔的救命之恩是巧合,接下来从他被抬进青绿别苑开始,这位云安公主就在帮他解决隐患,譬如派人去薛府帮他报信让崔氏安心,又让人去翰林院帮他告假,初见时的种种刁难亦不过是言语上的试探。



上次相见,明明是薛淮登门道谢,姜璃却主动帮他分析局势,一举挑明哪些人存在设局陷害薛家的嫌疑。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更不必说姜璃手里还握着救命之恩,寻常小事完全可以直接开口让薛淮去办,何至于这般弯弯绕绕?



虽说姜璃找了一个太子托付的借口,但薛淮从一开始就不相信。



太子身负观政之权,若他想笼络某个翰林院官员,肯定会让专职辅导太子的詹事府官员出面,毕竟詹事府和翰林院职衔相通、人事互兼、职能互补,两边的交际往来十分频繁,这样安排合情合理,总好过堂堂公主和朝中官员牵扯不清。



一脚踏入这个朝堂迷局,薛淮无法完全相信任何人,连沈望亦是如此,姜璃自然不能例外。



总而言之,姜璃的善意来得很突兀,总不能是因为她看中了薛淮这张脸。



从第一次相识开始,薛淮就断定这位公主殿下年纪不大,心思却有些深,这样的人怎会因为皮相而神魂颠倒?



此刻终于从姜璃口中听到两句有价值的话,薛淮并未继续追问,转身缓步前行。



“殿下,不知你打算如何帮臣?”



这就是可以往下谈的意思。



姜璃唇角微勾,她喜欢和聪明人聊天。



如今看来世人对薛淮多有误解,其实他虽性情刚直,却非不近人情之辈,只因很多人根本不屑掩饰自身的偏见,亦或是屁股下面不干净,这才无法与他心平气和地交流。



“我能帮到你的地方不多,毕竟我没办法直接插手朝局。”



姜璃微微一笑,继而道:“不过我从小就出入宫闱和朝堂,你知道小孩子喜欢四处乱跑,而陛下对我十分宽纵,不许旁人拘着我,所以我去过很多场所,再加上很多人不会刻意防备一个小女孩,这让我听到过很多故事。”



薛淮悠然道:“原来殿下便是京城百晓生。”



“百晓生?”



姜璃琢磨出这个词的意味,不禁奇道:“没想到你也会说笑打趣。”



“殿下,臣只是对陌生人生疏一些,并非不懂得人情世故。”



“照你这么说,我们现在算是朋友?”



“殿下觉得呢?”



“我在问你。”



两人显然都不喜欢轻易交出话题的主导权。



最终还是薛淮退了一步:“能得殿下垂青相助,这是臣的荣幸。”



“垂青……”



姜璃低声自语,旋即洒脱道:“终究是我有求在先,你不必这般诚惶诚恐。”



薛淮抬眼望着前方寂寥的长巷,耳边传来身后那两架马车车轮碾过青石街面的声音,他轻声问道:“殿下今日搅了代王的局,就不怕引火烧身?”



朔风浸寒,姜璃紧了紧衣袖,徐徐道:“五皇兄在十岁那年遭遇过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