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的薛淮,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会有丝毫迟疑——这两年他弹劾过那么多宁党官员,怎会错过眼下这个重创宁党的机会?



然而世事诡谲,难以预料。



曾经薛淮求之不得的机遇,放在如今的他面前,却仿佛是一块烫手山芋。



薛淮敬佩原主一往无前的锐气和偏向虎山行的果决,但这不是他的行事风格,前世因为缺乏家世背景的支撑,他在仕途上习惯小心谨慎谋定后动,之前在大朝会上掀桌子只是因为局势所迫不得不为。



倘若还有更稳妥的选择,他不介意再隐忍一段时间。



简而言之,当下薛淮只想平平稳稳地度过大半年,利用这段时间沉淀学习,等磨勘之期结束,进入一个新环境再开始行动。



这就是他前天没给云安公主一个明确答复的原因,不论那是姜璃假借太子的名义拉他下水,还是太子真的有意招揽他并且考验他,暂时他都不想卷入那些是非。



回到当下,面对沈望满含考校的问题,薛淮斟酌道:“恩师,弟子只是奉圣意协查此案,并不牵扯私人恩怨。再者,弟子一介七品编修,有何资格与薛尚书对立?”



“虽说大燕素来有亲亲相隐之说,但你和薛工部早已不在五服之内,因此不必束手束脚。”



沈望先是明确这一点,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于你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敢不敢做。”



薛淮立刻明悟。



沈望这是在提点他,当下他绝对不能背离自己的立场。



这两年他一直站在宁党的对立面,如今终于迎来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论这是天子被他两年来持之以恒的决心打动,还是想试试他这把刀是否锋利,他都不能抱着置身事外的态度应付差事。



反复无常乃是官场大忌。



薛淮没有抗拒,起身行礼道:“多谢恩师赐教。”



沈望抬手虚按示意他坐下,神情愈发温和。



对于薛淮这个弟子,沈望当初算是寄予厚望,因为对方的出身极好,薛明章英年早逝固然可惜,却无形中给薛淮留下一道泛着金光的护身符。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只要当今天子还在,一般的磨难绝对无法伤到薛淮,至于这次顾衡挑起的风波,在沈望看来不过是跳梁小丑,天子从始至终都不会相信他对薛明章的弹劾。



拥有这样的背景,再加上天资和勤奋,以及那股根本无法掩藏的正气和锐气,薛淮从踏入科举考场便已进入沈望的视线。



这就是他对薛淮比对庚辰科状元和榜眼更重视的缘由。



然而他没料到这个弟子的脾性那般固执,好在这都已成过往。



“你不必有什么负担,为师才是查办钦差,无论是福还是祸都有为师担着。”



沈望平心静气,叮嘱道:“既然陛下决意给你这个机会,那你就要好好利用,争取借此真正进入陛下的视线。你要知道,为官之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上这样的机遇,这世上有太多官员终其一生都无法让天子记住他的姓名。”



薛淮心下暗伏,正色道:“请恩师放心,弟子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



沈望面露欣慰,继而问道:“说说你对这桩案子的看法。”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相国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上汤豆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汤豆苗并收藏相国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