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这种熟客,除非东沙洲龙湾受到异派外敌的攻打,否则不会主动禁绝其入内。
在赵池飞遁穿行之处,那些能见度不足一丈的厚雾纷纷让开,露出一个长长的雾中甬道,尽头之处已可见天光漏来。
穿过险礁雾墙,豁然开朗。
眼前近岸水泊,澄澈宛如一整块深碧琉璃,倒映着洲上奇景。
洲上建筑,不尚雕梁画栋,因势象形,妙取天然:有巨螺之壳半悬为檐,珊瑚虬枝迭成阶梯,精铜铸就的构件镶嵌其间,铜魄凝光,宛如暗藏月华。
更有无数星贝,点点嵌于窗棂户牖之上。
檐角垂挂水精风铃,海风过处,铃振清寒,其声泠泠然,如碎玉坠盘,与拍岸潮音相和,洗人耳内尘嚣。
到了东沙洲这里,赵池没由来到生出一股冲动,欲往洲上碧藻湖一去。
那里是他当年追查从广元水府窃宝而走的老青蛟,所追踪到的一处疑地。
当年那青蛟在广元水府内得了奇肱神车,更是胆大包天的窃取了水府之内,那由黄庭宫长生祖师所布置下的一颗两极金磁石母,从此神隐世间。
赵池辛苦寻访,从青蛟的关系网下手,推测出两个地方,一个是东海龙宫,这第二个就是这处东沙洲。
青蛟是苍江中西渎水伯「震元公」的亲族,与东海龙宫向来亲善。
其既已触逆黄庭宫,最好的选择自是投靠东海龙宫,但是这个选择的风险颇大,万一黄庭宫请下门中诸位祖师施压,龙宫未必能顶住这压力。
所以折中之策,就是混入东沙洲龙湾这鱼龙混杂之地,借助散修势力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赵池当年水府之行后,直接在东沙洲龙湾这里花费不小的一笔阴德,购得一处洞府和常居资格,几经探索,欲将功折罪,可惜到头来一无所获。
这次也不知怎的,竟心血来潮想再去碧藻湖那里一窥究竟。
碧藻湖不大,只因这里风光不显,故而少有散修逸士愿在此处开洞辟府。
旁门散修惯于择居那等恢弘富丽之所在,就像是那小刺峡上的寒溟灵府一般,仿佛无此极丽之居,就不足以衬出自己的位格一般。
当赵池故地重游,见小湖点点细藻生于石隙,随水波微微摇光,更有翠苔附着湖中一亭轩外,顿感幽静雅意。
来到亭轩内,元神外探,见此湖还是从前样子,赵池心中有些失望,暗道:“当年来此,曾从龙湾借得此处地志,上面有记前朝散仙弟子结庐造洞在此。
后来那散仙弟子远游在外,此处渐废,被龙湾对外出售,引来许多人购居此湖,意图来寻前人洞府宝藏,可惜此处连换数位主人,均是一无所获。
他也是因此,才将这碧藻湖定位青蛟可能潜藏的一处疑地。
作为不善术数之功的修士,赵池只能靠着一些死办法,或者蛛丝马迹来搜寻踪迹。
每当这时,赵池总能想起门中宿老的话——世上真正的一流人物,无不是通晓术数之法。就像那位灵虚法师,纵使这四五十年来,其已少涉人间红尘,可名声却远超同辈,乃至同太平山宿老相当。
究其原因,还是其习有术数之法,便有超出劫外的资格。
赵池无法想象
在赵池飞遁穿行之处,那些能见度不足一丈的厚雾纷纷让开,露出一个长长的雾中甬道,尽头之处已可见天光漏来。
穿过险礁雾墙,豁然开朗。
眼前近岸水泊,澄澈宛如一整块深碧琉璃,倒映着洲上奇景。
洲上建筑,不尚雕梁画栋,因势象形,妙取天然:有巨螺之壳半悬为檐,珊瑚虬枝迭成阶梯,精铜铸就的构件镶嵌其间,铜魄凝光,宛如暗藏月华。
更有无数星贝,点点嵌于窗棂户牖之上。
檐角垂挂水精风铃,海风过处,铃振清寒,其声泠泠然,如碎玉坠盘,与拍岸潮音相和,洗人耳内尘嚣。
到了东沙洲这里,赵池没由来到生出一股冲动,欲往洲上碧藻湖一去。
那里是他当年追查从广元水府窃宝而走的老青蛟,所追踪到的一处疑地。
当年那青蛟在广元水府内得了奇肱神车,更是胆大包天的窃取了水府之内,那由黄庭宫长生祖师所布置下的一颗两极金磁石母,从此神隐世间。
赵池辛苦寻访,从青蛟的关系网下手,推测出两个地方,一个是东海龙宫,这第二个就是这处东沙洲。
青蛟是苍江中西渎水伯「震元公」的亲族,与东海龙宫向来亲善。
其既已触逆黄庭宫,最好的选择自是投靠东海龙宫,但是这个选择的风险颇大,万一黄庭宫请下门中诸位祖师施压,龙宫未必能顶住这压力。
所以折中之策,就是混入东沙洲龙湾这鱼龙混杂之地,借助散修势力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赵池当年水府之行后,直接在东沙洲龙湾这里花费不小的一笔阴德,购得一处洞府和常居资格,几经探索,欲将功折罪,可惜到头来一无所获。
这次也不知怎的,竟心血来潮想再去碧藻湖那里一窥究竟。
碧藻湖不大,只因这里风光不显,故而少有散修逸士愿在此处开洞辟府。
旁门散修惯于择居那等恢弘富丽之所在,就像是那小刺峡上的寒溟灵府一般,仿佛无此极丽之居,就不足以衬出自己的位格一般。
当赵池故地重游,见小湖点点细藻生于石隙,随水波微微摇光,更有翠苔附着湖中一亭轩外,顿感幽静雅意。
来到亭轩内,元神外探,见此湖还是从前样子,赵池心中有些失望,暗道:“当年来此,曾从龙湾借得此处地志,上面有记前朝散仙弟子结庐造洞在此。
后来那散仙弟子远游在外,此处渐废,被龙湾对外出售,引来许多人购居此湖,意图来寻前人洞府宝藏,可惜此处连换数位主人,均是一无所获。
他也是因此,才将这碧藻湖定位青蛟可能潜藏的一处疑地。
作为不善术数之功的修士,赵池只能靠着一些死办法,或者蛛丝马迹来搜寻踪迹。
每当这时,赵池总能想起门中宿老的话——世上真正的一流人物,无不是通晓术数之法。就像那位灵虚法师,纵使这四五十年来,其已少涉人间红尘,可名声却远超同辈,乃至同太平山宿老相当。
究其原因,还是其习有术数之法,便有超出劫外的资格。
赵池无法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