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8章 别拿我爹的谎当免死金牌
规则的唾液。
一种奇异的直觉涌上心头。
她闭上眼,集中精神,竟真的在意识深处“看”到了盲童的所在。
他似乎感应到了她的呼唤,竟隔空吐出了一小团晶莹的、类似唾液的物质。
那物质凭空出现在虞清-昼面前,精准地滴入瓦罐中。
罐内的液体瞬间沸腾起来,血、皮屑、纸浆与那神秘的唾液混合,最终化为一滩蠕动着的、果冻般的半透明胶质。
虞清昼取来笔墨,在三张草纸上分别写下三句截然不同的“伪证”:
“我父亲是个懦夫,他根本不想当英雄。”
“我母亲偷过邻居家的粮,只为给我换一口热汤。”
“我的血统里,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荣耀。”
她将那胶质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三张写满字的草纸上。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胶质如同拥有生命般,将墨迹完全吸收,随后竟自行拉伸、折叠,最终蠕动成了三片薄如蝉翼的、酷似人类声带的组织。
它们微微震颤着,发出几乎无法听见的、断断续续的低语,正是纸上那三句话。
虞清昼将这三片“伪证声带”悄悄贴在了镇上三口主要水源井的井壁内侧。
三日后,荒镇的清晨不再死寂。
许多孩童从梦中惊醒,脸上挂着泪痕,嘴里却无意识地念叨着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我爹……他只是因为怕死……”
“我娘撒谎……是为了救我,不是为了骗人……”
这些话语像瘟疫一样在孩子们之间蔓延。
大人们惊恐地捂住他们的嘴,却无法捂住他们眼中那份悄然滋生的、名为“困惑”的光。
镇口的枯井边,盲童不知何时已站在那里。
他手中没有拐杖,只是伸出瘦骨嶙峋的指尖,在干燥的空气中,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搓洗纸浆的动作,反复描摹着那个轻柔的弧线。
每当他完成九次划动,便有一缕肉眼无法看见的声波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虞清昼能“看”到那声波。
她察觉到,这并非召唤,而是校准。
盲童在用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调动着某种最原始的、属于“生灵”而非“族群”的认知频率,试图唤醒沉睡在每个人血脉深处,那被宗法和规矩层层包裹的共情反射。
她将手臂上那道新生的乱码烙印轻轻撕下一角,贴在自己耳侧。
刹那间,无数细碎的声音涌入脑海。
她竟清晰地听见,十里之外的一间茅屋里,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正抱着她的小孙儿,用几乎快要散在风里的声音低语:“记住,孩子,奶奶这辈子撒过很多谎……但那次骗了里正,说家里没有余粮,是为了给你留下一口救命的米。有时候,谎话比真话更暖和。”
虞清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时机到了。
她再次召集了那些曾为她雕刻“反写遗言”的老匠人。
他们一路追随她,已将她视作打破一切旧枷锁的
一种奇异的直觉涌上心头。
她闭上眼,集中精神,竟真的在意识深处“看”到了盲童的所在。
他似乎感应到了她的呼唤,竟隔空吐出了一小团晶莹的、类似唾液的物质。
那物质凭空出现在虞清-昼面前,精准地滴入瓦罐中。
罐内的液体瞬间沸腾起来,血、皮屑、纸浆与那神秘的唾液混合,最终化为一滩蠕动着的、果冻般的半透明胶质。
虞清昼取来笔墨,在三张草纸上分别写下三句截然不同的“伪证”:
“我父亲是个懦夫,他根本不想当英雄。”
“我母亲偷过邻居家的粮,只为给我换一口热汤。”
“我的血统里,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荣耀。”
她将那胶质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三张写满字的草纸上。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胶质如同拥有生命般,将墨迹完全吸收,随后竟自行拉伸、折叠,最终蠕动成了三片薄如蝉翼的、酷似人类声带的组织。
它们微微震颤着,发出几乎无法听见的、断断续续的低语,正是纸上那三句话。
虞清昼将这三片“伪证声带”悄悄贴在了镇上三口主要水源井的井壁内侧。
三日后,荒镇的清晨不再死寂。
许多孩童从梦中惊醒,脸上挂着泪痕,嘴里却无意识地念叨着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我爹……他只是因为怕死……”
“我娘撒谎……是为了救我,不是为了骗人……”
这些话语像瘟疫一样在孩子们之间蔓延。
大人们惊恐地捂住他们的嘴,却无法捂住他们眼中那份悄然滋生的、名为“困惑”的光。
镇口的枯井边,盲童不知何时已站在那里。
他手中没有拐杖,只是伸出瘦骨嶙峋的指尖,在干燥的空气中,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搓洗纸浆的动作,反复描摹着那个轻柔的弧线。
每当他完成九次划动,便有一缕肉眼无法看见的声波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虞清昼能“看”到那声波。
她察觉到,这并非召唤,而是校准。
盲童在用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调动着某种最原始的、属于“生灵”而非“族群”的认知频率,试图唤醒沉睡在每个人血脉深处,那被宗法和规矩层层包裹的共情反射。
她将手臂上那道新生的乱码烙印轻轻撕下一角,贴在自己耳侧。
刹那间,无数细碎的声音涌入脑海。
她竟清晰地听见,十里之外的一间茅屋里,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正抱着她的小孙儿,用几乎快要散在风里的声音低语:“记住,孩子,奶奶这辈子撒过很多谎……但那次骗了里正,说家里没有余粮,是为了给你留下一口救命的米。有时候,谎话比真话更暖和。”
虞清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时机到了。
她再次召集了那些曾为她雕刻“反写遗言”的老匠人。
他们一路追随她,已将她视作打破一切旧枷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