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汛的洪峰退去后,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河岸。



泥沙与断木交错,仿佛大地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撕扯。



曾经扎根于此的巨大槐树,如今只剩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洞,被浑浊的积水填满,像一只凝视着灰色天空的空洞眼眸。



姜璃的意识并未就此消散,而是化作了千万缕,附着在那些被洪水卷走的树干与断枝上。



它们在汹涌的河水中翻滚、碰撞,随着水流奔向远方。



每当一截树干搁浅,或是一根细枝被冲上滩涂,她的一缕残识便随之脱落,像蒲公英的种子,悄无声息地嵌入湿润的泥土深处。



这片土地的秩序,从此刻开始,被植入了一段无法解读的程序。



几个月后,河岸下游的农人最先发现了异样。



隆冬时节,本该万物凋敝,田埂边却有几丛不知名的野花倔强地绽放,花瓣上凝着白霜,色泽艳丽得不合时宜。



老农蹲下身,百思不得其解:“怪了,这花怎么冬天开?”他身旁扎着羊角辫的孙女却毫不在意,欢快地摘下几朵,笨拙地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清脆地笑道:“好看就行!”



更远处山坡上的藤蔓,也开始违背向阳而生的本能,执拗地朝着阴冷的北面岩壁攀爬,交织出诡异而复杂的图样,仿佛在描摹一幅无人能懂的星图。



这一切“错误”的生长,正是姜璃散落后留下的最后箴言。



她的意识碎片太过微弱,无法再凝聚成形,只能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扰动天地间最细微的生机,将她的存在,加密进一草一木的枯荣之中。



当自然的秩序发生微小的错乱时,人间的秩序也在试图重建。



七个村子联合推举出的代表,聚集在山间一处开阔的坪地上,召开了史无前例的“共议大会”。



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将那份在黑暗中摸索、守护彼此的巡夜精神传承下去,并制定一部所有人都需遵守的《无名守则》。



会场气氛肃穆,人们争论不休,有的提议刻碑立传,有的建议推选永久的“守夜人”家族。



就在这时,人群外围一阵骚动,身形佝偻的张阿妹拄着一根木杖,缓缓走了进来。



她受邀前来,却两手空空,只捧着一只豁了口的破陶碗,碗里装着半囊沙土。



她走到会场中央,将陶碗轻轻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只粗陋的碗上。



“这是我走过的路,吃的苦。”她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你们想把东西传下去,光靠嘴说,刻在石头上,是没用的。路,得自己走。苦,得自己尝。”



说罢,她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山风吹过,碗里的沙土被一点点扬起,细沙拂过众人的脸颊,最终散尽,只留下一只空碗。



风停,场中一片死寂。



人们看着那只空碗,仿佛看到了几十年来,一个女人在黑暗山路中蹒跚的无数个夜晚。



良久,一位村长沉重地开口:“我明白了。”



最终,他们没有刻下任何碑文,而是定下了一条奇怪的规矩:每年春耕前选一日为“迷路节”。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爱吃红心火龙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爱吃红心火龙果并收藏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