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的混乱,人们似乎开始从对方的动作中读懂了意图。



有人移动木签,是为了避开自家祖坟;有人调整路线,是考虑到下游的灌溉。



无声的博弈取代了言语的争吵,一种集体的智慧在沉默中慢慢浮现。



到了第三天黄昏,沙盘上那条由木签组成的引水渠路线,蜿蜒曲折,却巧妙地避开了所有障碍,以最经济的方式惠及了最多的田地。



它比任何一个最有经验的里正规划出的路线都要完美。



一位老农看着那最终成型的路线,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天爷!原来不靠那些大人们拍板裁决,咱们自己也能把事理得这么清爽。”



当晚,“无言议事会”这个说法就在村里传开了。



几天后,连邻乡都派人前来观摩,他们带来的不是好奇,而是一种学习的渴望。



这种悄然生长的坚韧,甚至能在最绝望的境地中开出花来。



一支运送救命药材的队伍,在翻越边境的雪山时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彻底迷失了方向。



食物耗尽,人人冻得嘴唇发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放弃时,领队在刨挖雪堆试图取暖时,意外地挖出了一只腐朽不堪的皮囊。



皮囊的样式,正是几十年前那位传奇人物陈十一所用的。



传说中,陈十一走遍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角落。



所有人都燃起了希望,认为里面必然藏着一张能够指引他们走出绝境的地图。



领队颤抖着手打开皮囊,所有人都凑了过来。



然而,里面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只有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和半块硬得像石头的干饼。



希望瞬间化为绝望。



有人开始咒骂,觉得这是个恶毒的玩笑。



但领队凝视着那两样东西,眼神却渐渐亮了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



这不是直接的指引,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传承。



陈十一留下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不是地图。”领队的声音嘶哑却坚定,“这是活下去的办法。”



他下令,将那半块干饼碾碎,分给每个人舔食,维持最低限度的体力。



然后,他把那枚铜钱用红绳紧紧系在队伍旗杆的顶端,用力将旗杆插在他们所在的最高雪堆上。



铜钱在风雪中微微反着光,成了一个微弱却独特的地标。



次日清晨,当风雪稍歇,一支救援队正是循着那枚铜钱的微光找到了他们。



所有人都活了下来。



从此,这种在绝境中利用有限资源创造信标的求生方法,被称作“遗信不遗命”,在边疆地区流传开来,成为一套通用的法则。



柳如烟的桌案上,铺满了从各地辗转送来的信报。



有描绘着三拍五拍节奏的图谱,有抄录着各种古怪问题的问答录,还有关于无言议事会、关于“遗信不遗命”的详细案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爱吃红心火龙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爱吃红心火龙果并收藏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