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弃火器,使用冷兵器
>
所以,当得知大宋选择迁移民众,应该是选择暂时放弃跟金国决战,给了他一点喘息的时间了,完颜阿骨打心中的那块巨石才稍稍落地。
——至少,他暂时不用面对腹背受敌的绝境,还有时间去安抚内部、去与草原诸部博弈,勉强撑过这个最危险的冬天。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宋军要撤退,完颜阿骨打一直压着金军,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就老老实实地看着宋军撤退好了。
再加上,宋军的大部队始终都没有动,最先撤离的只有金上京的民众,可以说,宋军撤得是有条不紊,一点慌乱的迹象都没有。
金军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在一旁看着宋军撤退。
洪武二十年,十月初六。
夜幕如墨,压得人喘不过气,天地间静得诡异,唯有偶尔掠过天际的银蛇,将暗沉的云层撕出一道道狰狞裂口,预示着一场狂暴雷雨即将倾泻而下。
深夜,宋军的大营中,前军左右先锋岳飞与刘锜并肩而立,他们身上没有穿宋军常穿的棉甲,而是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他们面前的各五千敢死队也都没有穿棉甲,而是也都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
这主要是因为,棉胎遇水会吸饱水分、变得沉重僵硬,既失去防护性,还可能让士兵受寒——部分棉甲会用桐油、蜡等简单处理表面布料,能防少量雨水溅淋,但无法应对长时间淋雨或浸泡,遇水后防护力会急剧下降。
尽管所有将士都喝了驱寒的烈酒,但在这深秋时节,若是遭到秋雨袭击,可想而知,他们得遭多少罪。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金人不可能想到,宋军会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去夜袭他们的营地。
风声渐紧,豆大的雨珠已然砸落,噼啪作响地打在帐篷上,恰好为夜袭掩去声息。
“都统,雨势已起,正是出击良机!”牛皋低声禀报,目光中满是急切。
岳飞听言,声如洪钟地对这些敢死队说:“此战若胜,我大宋便有望统一草原,强盛堪比汉唐,利溥而功宏,垂休于万世,泽被于四荒。此外还有五利:
其一,草原铁骑,夙为边鄙大患,历代征戍不息,民劳财匮。若我大宋混一,烽燧不举,戈甲藏库,关隘无烽烟之警,边民免流离之苦,耕桑不辍,廛市晏然,海内获休养之福。
其二,草原多畜牧之饶,中原富农桑之利,若我大宋混一,关禁洞开,商旅络绎。毡裘、良马、皮革输于南,粟米、布帛、器物运于北,有无相通,货殖流通,民生滋殖,国用丰饶,公私皆蒙其利。
其三,胡汉杂处,礼俗互通,文字渐同,教化归一。弃隔阂之见,消畛域之分,人心翕合,族群相亲,天下一家之念深植,邦国一统之基永固,无复分裂之虞。
其四,草原广袤,幅员万里,纳入版图则疆土辽廓,资源丰沛。外可御异域之侵,内可安生民之业,国威远播于四海,声望显扬于八方,华夏之祚益隆。
其五,往者征剿草原,糜饷巨万,丁壮殒命,民不堪命。若我大宋混一,便可罢征伐之役,省馈运之劳,徭赋减省,民力休养,户口滋繁,国力日盛,治道臻于雍熙。
盖统一之利,在安内攘外,在富国利民,在凝族固本,在垂统万代。此乃天地之公义,邦国之大道,故历代圣王,莫不以混一宇内、绥靖四方为要务也。
而此战,乃关乎陛下能否率领我大宋混一至关重要一战,我等不可不尽死力也。”
岳飞面前的五千敢死队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屋瓦,手中兵刃在灯火下泛着寒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所以,当得知大宋选择迁移民众,应该是选择暂时放弃跟金国决战,给了他一点喘息的时间了,完颜阿骨打心中的那块巨石才稍稍落地。
——至少,他暂时不用面对腹背受敌的绝境,还有时间去安抚内部、去与草原诸部博弈,勉强撑过这个最危险的冬天。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宋军要撤退,完颜阿骨打一直压着金军,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就老老实实地看着宋军撤退好了。
再加上,宋军的大部队始终都没有动,最先撤离的只有金上京的民众,可以说,宋军撤得是有条不紊,一点慌乱的迹象都没有。
金军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在一旁看着宋军撤退。
洪武二十年,十月初六。
夜幕如墨,压得人喘不过气,天地间静得诡异,唯有偶尔掠过天际的银蛇,将暗沉的云层撕出一道道狰狞裂口,预示着一场狂暴雷雨即将倾泻而下。
深夜,宋军的大营中,前军左右先锋岳飞与刘锜并肩而立,他们身上没有穿宋军常穿的棉甲,而是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他们面前的各五千敢死队也都没有穿棉甲,而是也都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
这主要是因为,棉胎遇水会吸饱水分、变得沉重僵硬,既失去防护性,还可能让士兵受寒——部分棉甲会用桐油、蜡等简单处理表面布料,能防少量雨水溅淋,但无法应对长时间淋雨或浸泡,遇水后防护力会急剧下降。
尽管所有将士都喝了驱寒的烈酒,但在这深秋时节,若是遭到秋雨袭击,可想而知,他们得遭多少罪。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金人不可能想到,宋军会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去夜袭他们的营地。
风声渐紧,豆大的雨珠已然砸落,噼啪作响地打在帐篷上,恰好为夜袭掩去声息。
“都统,雨势已起,正是出击良机!”牛皋低声禀报,目光中满是急切。
岳飞听言,声如洪钟地对这些敢死队说:“此战若胜,我大宋便有望统一草原,强盛堪比汉唐,利溥而功宏,垂休于万世,泽被于四荒。此外还有五利:
其一,草原铁骑,夙为边鄙大患,历代征戍不息,民劳财匮。若我大宋混一,烽燧不举,戈甲藏库,关隘无烽烟之警,边民免流离之苦,耕桑不辍,廛市晏然,海内获休养之福。
其二,草原多畜牧之饶,中原富农桑之利,若我大宋混一,关禁洞开,商旅络绎。毡裘、良马、皮革输于南,粟米、布帛、器物运于北,有无相通,货殖流通,民生滋殖,国用丰饶,公私皆蒙其利。
其三,胡汉杂处,礼俗互通,文字渐同,教化归一。弃隔阂之见,消畛域之分,人心翕合,族群相亲,天下一家之念深植,邦国一统之基永固,无复分裂之虞。
其四,草原广袤,幅员万里,纳入版图则疆土辽廓,资源丰沛。外可御异域之侵,内可安生民之业,国威远播于四海,声望显扬于八方,华夏之祚益隆。
其五,往者征剿草原,糜饷巨万,丁壮殒命,民不堪命。若我大宋混一,便可罢征伐之役,省馈运之劳,徭赋减省,民力休养,户口滋繁,国力日盛,治道臻于雍熙。
盖统一之利,在安内攘外,在富国利民,在凝族固本,在垂统万代。此乃天地之公义,邦国之大道,故历代圣王,莫不以混一宇内、绥靖四方为要务也。
而此战,乃关乎陛下能否率领我大宋混一至关重要一战,我等不可不尽死力也。”
岳飞面前的五千敢死队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屋瓦,手中兵刃在灯火下泛着寒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