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骊山之巅,云层上。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小羽俯瞰下方不该出现在人间的庞大建筑群,早被岁月杀死的记忆竟再次复苏,还情不自禁背诵起来。



盘古世界的阿房宫,比杜牧《阿房宫赋》中的阿房宫,还要壮丽十倍。



从骊山之西开始,绕着骊山走了半圈,再往北折返,一直绵延到更北边的咸阳城。



“覆压三百余里”真不是修饰词,而是实景描写。



真沿着骊山之西的第一栋建筑往咸阳走,还不止三百里,起码有五百里。



沿途始终都在阿房宫内,脚底板不用沾泥,一直走在宫廷回廊上。



而且回廊并非简简单单铺在地面,很多回廊都悬空架在两栋高大的建筑之间。



像是立交桥。



回廊还重重迭迭,上下好几层。



最高的建筑超过五百丈,一千六七百米,都快够到小羽脚下的仙云了。



住在塔楼内的宫廷贵人,推开窗就能看到云朵从身前飘过。



如此巨大且庞杂的建筑群,却不是空荡荡的“鬼楼”,里面都住满了人。



走廊上热闹得像是集市。



除了少量趁着车马出行的贵人,几乎都是服务贵人的仆从。



他们挑着担子、拉着车,为高大阁楼内的贵人提供肉米、泉水、蔬菜、木炭等。



也会将贵人创造的生活垃圾运输出去。



贵人行走的回廊,和仆从与车队使用的回廊,还各不相同。



贵人行走在几十丈高的空中回廊,仿佛不染凡尘的仙人。



仆从则走底层的回廊,密密麻麻如同蚂蚁。



就这么壮丽的阿房宫,特么的才修建了一半。



还有超过八十万役夫,在山上伐木炼铁,继续搭建更加宏伟的宫室。



如果按照小羽前世大秦的生产力,压根造不出来这等建筑。



就说五百丈的“飞星塔”,现代社会的钢筋混凝土,都扛不住建筑本身的重压。



盘古世界有仙人佛陀。



飞星塔的整体结构,其实十分简单,就一根铜精柱子插进地脉深处。



地上五百丈,深入地下也有三百丈。



柱子上有很多榫卯结构的孔洞,可以在里面插上横梁或者铁柱,再以木梁或铁柱为地基,修建砖木结构的宫室。



等于说,数百丈高大的建筑重量,都由中央那根合抱粗的铜精柱子承受了。



别说这点重量,再增加十倍、百倍,铜精柱子也稳如泰山。



因为“铜精”是灵材。



你就想象:悟空把金箍棒插在地上,不停喊“长长长”,金箍棒有万丈长,然后在万丈长的金箍棒上挂一栋栋集装箱房屋,金箍棒会不会弯曲、折断?



显然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辣酱热干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辣酱热干面并收藏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最新章节